一个普通女人的投保理财经
一个普通上海女人的理财经
早在月工资收入只有36元和43元的年代,章欣华和先生沈建国就有能力花10元钱去国际饭店观景窗边吃西餐,现在更是在漂亮的新式公寓里过上了小康生活。一个是老师,一个是私企行政人员,这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到底是怎么积累财富的?他们有什么胜出常人的理财经呢?
每日朝九晚五的生活,每个月按时领取有限的工资,子女基本独立,夫妻两还住在普通的老公房里,晚饭过后或看电视或找人打打麻将,这是目前很多50多岁的上海工薪阶层市民的生活状态。
然而同样是50多岁的章欣华和沈建国夫妇却过着更加舒适的生活。章女士现在一家私营企业从事行政经理工作,沈先生是上海一个中等学校的营养师,女儿沈艳即将大学毕业。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两三百元工资,到现在的3000多元月收入,他们两人和其他许许多多的普通双职工一样,经历了工资的改革历程。但和别人稍稍不同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元的时候,夫妻俩就有能力每两个月花10元钱去国际饭店观景窗边吃顿西餐,或隔几个月去新亚饭店吃烤鸡,过过浪漫的两人世界。到了2003年,他们买下位于白兰路的漂亮公寓,精心装修完毕后喜迁新居,告别了居住多年的老公房。
现在,章欣华和沈建国在新房里住得乐悠悠。女儿也即将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不再需要他们操心。闲暇时,章欣华在家看看书报、打打毛衣,沈建国则喝喝茶,摆弄摆弄他们家一盆又一盆的兰花,享受着和“花中君子”无声交流带来的快乐。去年国庆期间,他们集合几个亲戚朋友家庭,组团去海南玩了一趟。今年春节,他们打算出钱让父母去海南过两个月的“老年康乐游”。
“最近我先后去了崇明和昆山考察当地的房产市场,准备再买一套公寓或别墅,以便将来养老之用。”章欣华和记者畅谈着她的养老规划。
一个工作普通、收入普通的工薪家庭,是如何摆脱常人的平庸生活状态,过上这种乐滋滋的小康生活的呢?在家庭理财和生活规划中,他们是否有些“棋高一招”的巧妙手法?
近日,记者有幸两次登门拜访了章欣华一家,和他们一起畅谈普通上海人家的理财经。
换了新房还没变“负翁”
典雅大方的客厅,欧式复古风格的主卧室,浓郁书香气的书房,简洁大方的厨房,联体式的卫浴设备,清新怡人的君子兰,还有一些可爱的瓷砖、画等小物品的装饰,这就是章欣华和沈建国目前居住的套间。
这套位于白兰路的新式公寓,建筑面积有113平方米,是在2003年6月购买的次新二手房,当时单价为每平方米6000多元,总价70余万元,现在这边的房价已经涨到18000元/平方米了。
“以前,我们住在虹桥路上,是两室户的老公房。我们住大房间,女儿住小房间,但她那间还得兼作客厅。现在好了,我们两个人一个主卧室,她一个人两个房间——书房和小卧室都是她的。宽敞多,住起来也惬意了许多。”章妈妈看着女儿笑谈着。
“其实,当时我们是有能力全额付款的,但考虑到这套房子本来是租给企业办公用的,我们住进来后需要重新装修,装修预算10万元,加上还想留点钱再找适当的机会投资,我们最后还是向银行借了一点钱,但不多,只有5万元,虽然有一点借款,但我们家现在的总资产还是正的。”章欣华介绍说。
听到章妈妈对当时借款原因的解释,更是让人感觉到她很有理财头脑,因为年逾五旬的她懂得“合理负债”这一“先进理念”。这样一来,他们家可用于投资和派其他用途的流动资产就多了。
和目前许多年轻人购房后成“百万负翁”不同的是,章欣华一家购买新房后,并没有陷入财务危机中,每月640元的按揭还款额并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投资小户型房产本钱翻一番
章妈妈还介绍说,考虑到买房后要重新装修,他们在2003年11月把老工房卖掉了,也就是买新房差不多半年之后,因此出售老工房的钱并没有纳入新房购屋款中,而是留了下来。怪不得章妈妈可以开心地计划着去崇明或昆山买房养老。
那么,他们之前怎么有能力花上60余万元钱买下白兰路这套房子,并进行全装修呢?原来,2002年初的时候,他们曾花十几万元投资了一套小户型房子,2003年初转手后净赚了18万元,差不多是1年就获得了100%的收益!加上平常的一些积累,他们就有了换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