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理财陷阱那些事 揭开保险“陷阱”的神秘面纱
[外汇]炒外汇骗局光鲜背后是噩梦
“李先生您好,您最近的股票做得怎么样?”一天下午,李先生接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候电话,而此前几天,李先生的股票刚忍痛清仓。
这个电话持续了将近20分钟,对方也从电话问候,变成了电话鼓励,介绍李先生炒外汇。“噩梦就那样简单的开始了。” 李先生回忆道。
李先生初始入金5万元人民币,参照当时的投资标准,1元人民币对应1.02港元,李先生的资金账户上显示的资产是5.1万港元。入金时,李先生从农业银行的账户上,向一个私人账户上汇钱,一两天后,自己的保证金账户上显示了对应的资金。
投资炒汇的最初1个多月是一段美妙时光。独特眼光加上所谓的正确指导,1个月里,李先生的账户上资产最多的时候超过了8万元。赚了点钱后,李先生继续听从“指导”,从汇业平台“出金”2万元。李先生打电话到澳门,报出自己的炒汇账号、密码,最后资金打回李先生的农业银行户头。
不幸降临了,李先生的6万元突然大幅缩水。仅仅两个月,李先生的账户资金只剩几千元。
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别现象。公开资料显示,一般炒汇公司一年内能发展至少200多名客户。每位客户的最低入场资金是5万元人民币,但基本上在两三个月后,客户账户上资产已经所剩无几,半数以上客户已经“净身出户”。
据业内人士透露,外汇保证金交易过程中,交易标的波动率只要达到1/160,就能将客户资产震仓出局。
目前许多外汇投资顾问机构提供的杠杆倍率在100倍以上,甚至有机构在业务推介时承诺400倍杠杆。杠杆倍率越高,风险也就越大。客户每手交易,中介机构会提取单边200元的佣金,一个来回400元。每次成交过程中,除了固定佣金外,中介还可以赚取8个点的点差,大约是100多元。也就是说,在客户的一次双边交易过程中,中介每手能获得佣金、点差收益共500多元。
而目前可投资外汇保证金业务的公司全部是非法的,一些所谓的外汇投资咨询公司,实际上属于空壳公司,没有经监管部门批准。其账户是境外账户,且没有与银行达成第三方托管的协议,因此不受法律保护。目前来说,账户无法监管,存在漏洞,而且对赌交易亏多赚少。
多名业内人士提醒,外汇保证金业务风险很高,杠杆可放大数百倍,炒外汇前应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对于外汇保证金交易,国内投资者有着较为强烈的投资需求,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制定相相应的规则,保证这一市场整体运行有序。
[银行]踏入银行谁弄丢了我的钱?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看似简单的投资,却让富翁倾家荡产,银行被指“先骗后抢”,这是怎样的投资“陷阱”?
被称为“中国内地KODA第一案”的“香港银行受害者联盟牵头人”赖建平,状告荷兰银行侵权案,曾闹得沸沸扬扬。这次理财经历,使他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从富翁变成“负翁”。赖建平甚至称银行对他实施了“先骗后抢”,致使其从2007年7月到2008年10月,先后投入的2100万港元化为乌有,最终还倒欠银行200多万港元。
赖建平表示,巨亏的原因是荷银香港设下的“理财陷阱”,且投资过程中存在欺诈乃至更严重的侵权行为。
他是这样踩进“陷阱”的。
2007年6月,资深公司律师赖建平认识了时任荷兰银行私人银行董事的张宁,后者介绍了一款有20%年收益的理财产品。出于信任,他在这份没仔细看过的100多页的英文文件上签了名。
其实,张宁推荐的“打折股票”,实质上是高风险金融衍生品KODA,即累计期权合约,是被称作“收益有限、风险无限”的“金融鸦片”。
而在当时,该产品却被宣传成低风险、高回报、资金周转灵活的好东西。于是,赖建平在香港荷兰银行开户,存进420万港元购买“打折股票”,并在3个多月内一共购买了10多个KODA合约,合约金额大都在1000万到2000万港元之间。在此期间,他的账户里一直只有420万港元,银行从未向他要过保证金。
2007年10月20日,赖建平又以7.54元的价格购买了复兴国际KODA合约,每个交易日吸纳3500股。然而这只股票表现欠佳。2008年1月9日,张宁突然给了赖建平一个计算保证金的公式,赖建平这时才知道原来还有这项规定。
此时,银行的态度日益强硬,并表示如果不按期存入足够的保证金,他们会强行斩仓。无奈之下,赖建平开始四处借债,到了6月,举债投资的他早已不堪重负,他跟荷兰银行交涉,希望停止合约。
可在9月8日那天,他接到荷兰银行的电话,让他把此前3个月的股票收回。而9月18日他收到的复兴国际的股票,已经由7.45港元跌到2.36港元了。银行晚交货了3个月,令他凭空损失了几百万港币。最终,他的2100万保证金亏得无影无踪不说,还倒欠银行200多万港币。
事后,赖建平多次对媒体表示,这次投资,市场风险和产品本身的风险远远不是主要原因,更多的是银行的道德风险。他也是深陷其中后,才了解到这是一种高风险投资产品。KODA产品的风险在于投资人要在一年时间里,每天按照规定的打折价格,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即便股票跌得不行也得买,这就是“收益有限,风险无限”。这无疑是在和银行进行一场力量悬殊的赌博。
赖建平的案件并非个案,很多成功人士对自己的投资理财水平明显高估,在不了解外资银行的运营规范以及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出于“面子”心理盲目购买,导致了自己财富的大幅损失。
另一方面,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结构复杂、风险高,再加上银行销售误导,导致众多投资者上当。因此,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要学会识破“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