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业务有望迎来新变局?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和瑞士再保险(SwissRe)日前联合发布报告指出,银行可以销售多个保险公司产品的模式已经达到增长极限,银行和保险公司应该建立更具排他性的合作关系。在国内,招商银行已与招商信诺签订了排他性协议,平安集团更是在旗下银行和保险之间通过交叉销售开展银保合作。保险分析人士指出,排他性模式的扩张将有可能改变银保业务格局。
1、银保业务遇“瓶颈”
根据波士顿和瑞再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来自银保渠道的寿险保费收入达到520亿美元,占寿险保费总量的48%。银保渠道除了成为保险公司保费构成的重要渠道外,也给银行带来了丰厚的手续费收入,2008年银保业务为中资银行带来了超过15亿元的手续费收入。
但瑞士再保险中国执行总裁魏希霆指出,虽然所有保险公司都高度依赖银保渠道创造保费,保险公司运营利润分析却表明,目前银保业务并没有为中国的保险公司创造出巨大的价值,这一方面是由于银行销售的大多数是简单的低利润产品,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在与银行的谈判过程中缺少议价能力,也使得保险公司无法通过现在的银保合作机制获得成正比的收益。
当前中国银保市场发展还存在诸多弊端:银行通常代理多个保险品牌,并且往往是“漫无目的”地销售复杂程度较低的储蓄类产品。而银保渠道销售的产品中,极少有独立的保障型险种,基本没有健康险和养老金产品;在非寿险领域,仅有的车险、财产险、贷款险,销售量也极为有限。
上述报告指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力度和速度必然导致市场对复杂保险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银行与保险公司之前在手续费上的僵持局面在极大程度上抑制了这种增长。
2、排他性模式兴起
波士顿咨询公司北京办公室的合伙人米嘉表示,银行和保险公司必须引入各种排他性合作关系,这样保险公司对资本和专长的投资就能得到有效保护,并能取得良好的结果。他介绍,银保业务排他性合作关系有四种基本模式:独家分销合作模式、合资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业务线一体化模式。
在保险业内,招商银行只代理销售招商信诺人寿保险产品的独家分销合作模式、平安集团旗下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已经展开。
银监会11月底发布的《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更是为上述排他性合作创造了条件。《办法》对试点机构准入条件、申请程序、风险控制及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标准,并规定现阶段一家商业银行只能投资一家保险公司。
《办法》对银行控股保险没有太多限制,今后银行投资保险公司有望掀起高潮。这意味着大金融行业中,各子行业互相融合互相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更加密切。银保联姻后是否会签署排他性银保合作协议,从而引发银保业务大变局,将是未来主要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