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阶段的幸福妈妈 都有怎样的一本理财经?
70后妈妈:财是理出来的
财富现状:70 年代的妈妈,虽然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但也是目前社会最为夹心的一个群体,大学毕业经过10 多年的打拼,不少妈妈财富逐渐得到积累,社会地位开始稳固。这群人,责任心强活得不够洒脱,但有着强烈的理财意识,渴望通过理财规划,实现最终的财务自由。
这一时代的妈妈,正处于年富力强的30多岁时期,进入中年或即将进入中年,心中牵挂着逐渐年迈的父母,还有尚且年幼的孩子,责任很重,让她们内心不多不少有了危机。而这一群人,因为受过高等教育,不少人有专业的理财知识,很多妈妈,都在未雨绸缪地进行理财和规划,她们内心都渴望实现财务自由,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为一个上世纪70年代末期出生的妈妈,她们感觉身边的70后妈妈,确实远远不如80后和90后那样洒脱和注重自我感受,这一代人,心中忧虑更多,责任心更足。李小姐认为,70后的年龄如一个尴尬的夹心层,既是母亲又有母亲,担心父母的健康,害怕高额的医疗费用,有房贷未还,有教育金要筹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未雨绸缪就显出它的意义了”。
“我为家人包括我自己买了足够的保险”,李小姐透露,她一家三口,每年有超过6万的保费要支付。自己和丈夫主要是健康保障类保险,而孩子则是强制性的教育基金储蓄险种。“父母已经年迈,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再买保险了,唯有将自己的保障做足,将一些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至于孩子的教育基金,选择保险的形式进行,李小姐认为,保险退保面临损失,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一定不会动用这笔资金,“强制性”很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储蓄方式。
此外,34岁的李小姐,如今拥有3套房产。这是她理财上最大的成就,也是真正让她获得高回报的手段。“股票亏了,基金亏了,唯一就是房子翻了3倍”,如今,李小姐有两套房子出租,每月租金在6000元左右。在股票市场亏损后,她选择了保守的理财方式,每月会抽出1500元做基金定投,其次,关注银行保本型的理财产品、用证券公司账户做国债逆回购、货币基金,甚至买国债。“虽然回报不高,但经过了本金缩水的教训后,真正明白了理财前提是要保本,其次才是赢利”,她认为,每年财富若能实现10%增值,已经是一个相当理想的数据。
80后妈妈:理财不能输掉好心情
财务现状:80 后妈妈刚结婚、生儿育女不久,有的还面临车贷、房贷压力,存款有限,当生子养子,高消费集中,财务状况一般。理财意识随着孩子的出生而萌发,相比70 年代的妈妈,她们会更加洒脱,无论是在生活态度上还是理财方式上。
80后妈妈,20多岁30出头的年龄,正好刚刚迈入家庭阶段,成为一个年轻妈妈的角色。新生命的到来,不仅为家庭带来了新成员,也带来了一笔新的花费。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年轻妈妈们一定要改变未婚前的习惯,从现在就开始做好长期的理财规划,给孩子一个健康、有保障的生活环境。
80后李小姐,33岁,已是一个合资保险公司的中层,目前年薪30万左右。未婚前,她是一个典型的月光族,几乎所有的收入都用在购物和日常开销上,她的字典从来没有“储蓄”二字,也不懂如何理财,每个月工资刚刚发下来,一半都还了信用卡。在孩子出生后,才知道钱真的不经用:奶粉尿片奶瓶推车保健品,每一样都是钱。孩子生个病,几千块就出去了,买几件漂亮的小孩衣服,上千元就没了,等信用卡账单一到手,她才惊觉不理财真不行了。加入保险行业后,她把保险当成了理财的最好方式,她为家人购买了一些返还型的意外险、重疾险,同时为孩子购买分红险,每个月都强制性地投入一笔钱在保险上,通过这种理财方式,让她这几年变得小有积蓄。
此外,由于工作过于忙碌,她没有时间关注更多的理财方式,她采用了基金定投的方式,每月通过银行定期划扣1000元购买基金,但她并不关注账户盈亏情况,“和炒股票每天过山车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是,基金定投可以让人心情平静地参与”,李小姐认为,每天让自己都心惊胆战的理财方式是最不可行的,首先,这种心情下,盈利不容易,其次,即便是盈利了,也输掉了好心情。
“我不跟风,在大盘6000点,人人冲进去买股票时,我也不心动。黄金跌到中国大妈都去抢购,我也一丁点都没买。因为我真的不懂,只有安于现状”,也正是有自知之明,她在资本市场上,一直能全身而退,这几年大盘跳上跳下,她气定神闲,坚持用自己的方式,用好的心情,去打理自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