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王婆卖瓜”的市场 保险小白咋选保险?
至于如何选择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郭冲举了一个案例:比如某位朋友打算为自己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将自己的初步需求发布在网络上,征集保险方案。那么他可能收到的产品包括保险期间20年的、30年的、保到70岁的、80岁的、保障终身的;可能看到的险种类型包括纯消费型的、满期返还保费型的、满期返还保额型的、万能附加重大疾病、投资连结保险附加重大疾病、分红保险附加重大疾病等等,这位朋友肯定看的一头雾水,觉得保险很复杂,最终很有可能哪个都不买。实际上在决定购买保险之前,您就要对自己的需求做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位,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去看某一类产品。在对比产品的时候,只有在保险利益、保险期间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做同类产品的保费投入产出分析比较才最为科学。在保险条款的个性化差异面前,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做相应选择:比如,某些开车上下班的朋友就可以选择私家车保障利益更高的意外险来投保;对于“空中飞人”一族,侧重航空意外的险种显然就是他们的首选类型;对于有家族病史的朋友,在投保健康险的时候就可以认真关注一下所选择的产品条款是否能涵盖某种特定的疾病;某些朋友虽然家庭的保障缺口很大,但每年可支配的保费投入又非常有限,那选择纯消费型的产品其实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先选产品,后挑公司
除了保险产品外,现在市场上的保险公司也很多。有些业务人员会建议客户:买保险要选大公司的。作为中立身份的保险经纪人,两位专家都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完全可取。
一方面,中国寿险业的发展时间还相对比较短,暂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规模效应。各家公司在产品与服务方面的差距并不非常明显。目前我们消费者口中所说的“大公司”,只不过是在品牌宣传方面做的更充分一些,和其本身的业务品质还不能完全等同。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对于新公司的担忧是这家公司会不会倒闭?售后服务会不会没有保障?对此,陆露飞指出:一方面监管机构对于保险公司破产已有明确的限制,只能在主体业务被接收以后才可以宣布破产,这对于消费者的利益损失是很小的;另外,保险合同本身是合同行为,受到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严格监管与保护,所以客户不必担心买完保险后没人来受理理赔等问题。
从产品本身的角度来看,一些新成立的公司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反而是会出一些更有优势的产品,给客户更多的利益与实惠。如果在产品利益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更大品牌的公司是有必要的。但是产品利益本身,应该是首要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