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显示:储蓄保险股票成国人理财主要方式
随着投资手段的丰富,储蓄、保险、股票、基金等各种投资项目的出现,有61.8%的受访者认为“只要能赚钱的活动,我就会参加”。
2011年8月4日,中国平安发布了全国首份《中国平安国人财商指数报告(2011)》,结果显示,国人财商表现出高态度、缺知识和低行动特点,即在财富态度方面表现最好,实得66.1分,财富性格与行为分别以64.0和63.5分列二、三位,财富知识以45.9分垫底。
国人在追求财富的时候态度更加积极,并且崇尚主动追求财富。有75.1%的受访者认为“追求金钱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随着投资手段的丰富,储蓄、保险、股票、基金等各种投资项目的出现,有61.8%的受访者认为“只要能赚钱的活动,我就会参加”。
调研还显示国人对负债消费越来越认可。分别有38.88%和8.83%的受访者赞同或非常赞同负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只有13.87%的受访者认为负债是一件非常不正常的事情,而有超过八成的受访者不仅在购买房产、汽车等大件商品时会考虑借贷,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购买生活必用品、进行娱乐活动等)也会考虑借贷。
我国城市居民对不同的消费和生活态度具有不同的认同度。其中,73.6%的受访者在购买东西时倾向于关注产品品质而不是品牌,更有67.8%的受访者为了高品质的产品而愿意花更多的钱,同时74.1%的受访者认为“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花钱”;约一半的受访者(51.3%)愿意去买购买很多他们并不需要的东西,并羡慕那些拥有豪宅、名车和高档服装的人。
虽然对财富、负债和消费等持积极开放的态度,但城市居民在财富知识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特别在社会经济术语、理财相关资讯以及投资工具的掌握上明显不足。当前,储蓄、保险和股票是我国城市居民最主要的投资项目,调研显示,62.4%的受访者对储蓄有一定的认识,49.8%的受访者表示掌握了股票知识;同时,对相关财富知识的学习上,我国居民表现出的兴趣并不高。只有28.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关注股票知识,30.9%愿意关注保险知识。
而在财富的获取和管理上,国人投资方式也相对单一。报告指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将储蓄作为其投资项目之一;有四成将保险作为其投资项目,且需求集中在医疗保险(57.6%)、养老保险(47.6%)和健康保险(36.5%)三大保障性商业保险上;而选择股票投资的仅有32.1%。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会选择将除必要生活开支外的薪水投入到储蓄中。
除了把财富集中在三大投资项目即储蓄(92%)、保险(41.4%)与股票(32.1%)外,我国城市居民还呈现出谨慎保守的特点。
在投资产品风险搭配组合中,我国城市居民更偏向于较为保守型的投资。受访者中有超过一半(56.6%)选择风险最低的投资方案——“稳定型投资产品30%,中风险投资产品50%,高风险投资产品20%”;而只有16.3%的受访者选择了“稳定型产品30%,中风险产品10%,高风险产品60%”这种风险较高的投资组合。
但与保守的投资方式形成反差的是,国内城市居民期待较高的投资回报。2010年,我国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不超过3%;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我国城市居民在进行理财投资规划时,他们期待的预期收益率低于5%以及持保本想法的只有21.7%;有超过46.0%的居民的预期收益率高于10%。
而在通货膨胀压力之下,中国城市居民对于风险的感知程度、防范意识、投入产出比认识都有一定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现金流的储备情况,超过八成的居民(86.9%)会有意识地在家里配置一定的现金。一线城市居民的现金流普遍控制在4700元左右,而二三线城市则控制在3217元和2663元左右。二是对保险产品的接受程度不低。调查显示,受访者对风险保障的认同度得分都在60-80的范围内。对风险及保障产品的态度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居民将来购买保险产品的意向。认同“生活中存在各种风险”及“保险到期后无意外无赔付同样是值得的”的人群在未来购买保险的倾向上更显著,首选的产品是意外保险。大部分城市居民购买保险时倾向于多次付款缴清费用。
在此意识影响下,分期付款的信用卡消费方式更加深入人心。有41.8%的受访者表示持有信用卡,平均有约4成的人群已经成了习惯性刷卡族(女性占42.7%,比男性高4.8个百分点),但大部分受访者是在现金不够或金额比较大的时候刷卡。
对分期付款的信用卡消费模式的高接受度,也间接导致了城市居民在财富管理上的另一个特点,即有计划无规划。报告显示,城市居民中,大约有71.3%的人在每个月会有计划地安排日常生活支出;同时在每个月结束的时候,只有大约44%的居民会检查每月计划的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