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物业费里有笔用来保险的钱吗?
小区公众责任险市场冷淡 保险公司收的保费不够赔
出于成本等各方面的考虑,物业投保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公众责任险成了一笔赔本的生意,进而挫伤了保险公司的积极性。
天安保险的余经理表示,如今物业公司买公众责任险的并不多,10家物业公司能有一家就不错了。“公众责任险的保费并不高,收的保费还不够赔钱的。”
天安保险另外一位张姓经理也表示,现在国务院规定,营业性场所开业的话,都必须买公众责任险,这是强制性的,但是在小区里,操作起来很难,因为没有监督机构去监督,还没有形成法制化。“现在人的保险意识还不强,加上我们的推广力度还不够,就造成了小区公众责任险的市场冷淡。”张经理说。
业内人士均表示,如果小区单独买公众责任险,保险公司保本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如果物业公司购买公众责任险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样保险公司的风险也就小了。
据了解,在欧美发达地区,公众责任险作为具备社会管理功能的险种普遍被公众接受和使用,责任保险在财险业中所占的比重目前高达30%以上,例如美国为45%,中国却仅仅只有4%左右。随着各项保护公民生命财产权益不受侵犯的法律责任制度的健全完善以及公民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小区公众责任险终将为更多的业主和物业公司所接受。
公众责任险认知度很低
记者随机调查了50名业主 九成业主对该险一无所知
既然每个业主所交的物业费中,都包括了投保公众责任险的费用,那么业主们知道这点吗?记者随机调查了杭州不同小区的50名业主,结果让人吃惊,提到公众责任险,业主们的声音基本一致:没听说过。
这50名业主中,有46人对公众责任险一无所知,4人表示听说过,但对于一些细节不是很清楚。
国信嘉园的胡小姐的回答比较有代表性:“我们只知道要交物业费,没有听说这个保险,也不知道物业那边到底投没投。”
还有一些业主,则认为小区有公共维修基金,还要公众责任险干吗?显然,他们并不知道公共维修基金只承担公共区域的维护费用,并不涉及在公共区域意外造成的业主个人损失。
家住翡翠城的李小姐是少数知情者之一,她在和物业公司聊天的过程中得知这个险种,她说:“绿城物业都有买这个险,业主是知道的,也是保障小区业主生命财产安全的。”
记者采访了多家物业公司,他们纷纷表示,收取物业费时并没有主动提及过公众责任险,“很多业主不会细问的,要是提出来的话我们就会解释,毕竟这么多业主,怎么会一一说明白呢。”
大物业基本坚持年年投保 小物业甚至没听过这个险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杭州多家物业公司,发现除了几家大型物业,很多小物业根本就不知道存在公众责任险这一概念。
滨江物业部门主管陈主任介绍,从2003年开始,滨江物业管理的每个楼盘都是自行和保险公司签订公众责任险的保单,但是今年续保,统一由滨江物业公司“打包”办理。
陈主任觉得,保了这个险最终受益的是业主和访客,“我们公司管理10多个楼盘,共保了1万元左右,单次赔偿最高限额是500万,每年最高累计赔偿限额是1000万。”
世茂物业的刘主管也表示,公司已经坚持3年投保,“我们这边的管理机制还是比较成熟的,所以到现在一起赔付案例都没有,但是我们老总表示还会坚持买公众责任险,万一有个什么事,那就不好办了。”
此外,绿城和南都等几家大型物业公司均表示,他们都是由公司“打包”统一办理保险,公众责任险涵盖其中。
和大公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记者采访了众多小型物业公司,绝大部分压根不知道公众责任险这一概念,也不知道自己收取的物业费中含有这笔支出。
杭州市物业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宋建慧表示,据他所知,杭州的小区中,保了公众责任险的物业并不是很多。“一般大的物业公司才会投保,具体数据并没有统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