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险交易所或采用会员制 效仿英劳合社
一石激起千层浪。
6月26日于上海举办的“2010陆家嘴(600663,股吧)论坛”上,“上海将筹划建立保险交易所”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业内外人士关注和热议。
6月30日,一位参与保险交易所规划研讨的人士向本报记者独家透露,拟建的交易所有望成为一个为保险业提供大量新型服务的全新市场,可能采用会员制,“模式很新”。
建保险交易平台
知情人士透露,“交易所可能会建成一个保险交易的大平台。大体框架可能是,交易所里可进行多种交易,既可开展再保险,也可进行保单转让,条件成熟后,还可能适当开展衍生品交易。”
此外,交易所还有望涵盖保险精算、财务以及经纪、公估等中介机构信息,为保险外包提供服务。
“相关方面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推进保险交易的繁荣、透明和公平性。”该人士说。
据介绍,国际上专门的保险交易所成功经验并不多,纽约保险交易所曾打造美国版“劳合社”,开业7年后宣布解散。
“上海保险交易所的筹备吸取了国外一些经验,但更多还是进行本土化尝试。”该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该知情人士表示,由于是摸索前进,交易所初期业务会有所选择,可能以大型工程保险招标投标、大额分保为主。
据透露,正在筹建的上海这家保险交易所,形式上可能类似于英国劳合社,采用会员制,不排除采用股份制。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无论从形式和交易内容上,上海保险交易所都显得十分“创新”,所以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充实,并研究和考察操作性。
关于交易所面世的时间表,此前有媒体报道,监管部门已表示将加快推进,争取在年内完成筹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
发行巨灾债券猜想
事实上,保险交易所将涵盖的业务中,衍生品问题颇令人关注,研讨中曾提及发行巨灾债券,因灾害频频,尤为引人注目。
近年来,德国、瑞士等欧美国家也发行了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连结的巨灾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
瑞士再保险日前发布报告称,2009年全球自然巨灾和人为灾难导致的经济损失总额达620亿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鉴于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和农业保险分保困难等问题,专家们更倾向于最先从农业巨灾债券着手。
但该人士表示,发行巨灾债券虽然纳入研讨范围,但由于其横跨证券、保险,如何发行、向谁发行、如何有效监管等细节还需详细研究。
中金公司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发行巨灾债券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但当前巨灾债券想成为流动性好的证券,并不容易。如果无法实现较好流动性,其作用便会大打折扣。他说,巨灾债券的发行、定价估值需要投资银行、风险评估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等参与,还需专门中间机构(SPRVS)来确保巨灾发生时保险公司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偿,“相关的巨灾信息统计不完备,中国的金融机构对于巨灾债券也很陌生”。
中国财政部财科所博士后苗迎春认为,交易所的建立会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融资渠道,促进保险业做大做强,发行巨灾债券对于分散巨灾风险是好事,虽然发行衍生品可能会带来泡沫化,但也不必因噎废食,关键是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谢志刚认为,在扩大保险融资渠道的同时,需要切实考虑保险资金的安全问题,例如部分公司可能利用交易平台虚假分保,带来抗风险能力的减弱,这都需要配套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