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平安何以难安
国泰君安研究所分析师彭玉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安一季度每股收益为0.66元,二季度会困难一些,可以释放的浮盈也会少一些,但总体上不会太悲观,中报大致会有1块左右的每股收益。
“下半年可能会更低一些,这主要缘于A股整体价格下滑带来的投资收益减少。而平安的寿险主业表现一直很好,只是主业的业绩不会很快体现在报表中。”彭玉龙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司的基本投资价值依然存在,核心竞争力没有改变。
“头羊”之痛?
“不走寻常路,敢为天下先。”对于平安的创新能力,王小罡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在其他分析人士眼中,平安也无愧于保险行业公认的“领头羊”的称号:“不仅主业扎实,业绩突出,而且战略规划也很有远见,整个集团的控制力和执行力都非常出色,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公司。”
对平安在富通的投资中产生的百亿浮亏,虽然公司已经声明不会体现在中报中,但仍有多家媒体质疑“平安QDII急于海外撒网,不仅没有捡到‘便宜货’,还吃了冒进的亏。”
而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众多研究机构对平安投资富通的决策,以及近期增持富通的决议几乎保持了一致的“理解和支持”态度。
“就像赛跑中领跑人所受的空气阻力总是最大一样,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平安必然面临比一般公司更大的风险。”王小罡说,海外投资是保险公司的必然方向,这一步迟早要走。更何况平安此次‘走出去’是战略性的,不是财务投资。所以挫折会是暂时的,或许十年二十年后再看今天的这笔浮亏,就会觉得无所谓了。
另一位市场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平安借助次贷风波削弱富通盈利水平的时机,对富通进行了合理的、有吸引力的投资,现在看这种思路仍然是正确的,只是时机点对谁来说都会很难把握。”
据介绍,平安投资富通出价只是富通资产管理公司的1.2倍净资产,而通常的收购价格都会有1.8倍以上。而富通公司本身在历史上的表现也一直非常好。1990年以来分红都很稳定,到2006年间,包括股票上涨和投资分红的总回报率达到年均17%以上,而同期标普500的平均回报率只有9.4%。
在平安表明上半年不会就投资富通计提减值准备后,一些投资者对平安提出了玩“财务游戏”的质疑。对此,安信证券研究员杨建海指出,按照中国新会计准则,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并没有一个量化约束,而取决于管理层主观的判断,只有在认为减值是一个永久性的减值时才需要提减值准备,所以平安的做法是合规的。
“因为信息公开透明,即使公司不做计提减值准备,浮亏对公司的实际影响到底有多大,投资者个人也可以计算,所谓‘财务游戏’的说法并不严谨。”彭玉龙说。
杨建海则表示,他相信平安管理层肯定认为目前投资富通的浮亏不是永久性的损失,而只是暂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