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寿险总裁傅安平谈转型之路
其实,马荣的感受并非偶然。2014年,人保寿险新单期缴保费收入为31.15亿元,到2015年发展到59.58亿元,再到2016年8月末,这个数字变为137.6亿元,同比增长231.4%。人保寿险系统内有很多个“马荣”感受到了同样的变化。
而这一切,源于人保寿险在两年前正式启动的一场战略转型。彼时,在经历了几年规模扩张之后,这家国字头的寿险公司也不例外地遇到增长乏力的发展瓶颈。
其实,纵观近年来的国内寿险业发展,需要转型,人保寿险不是唯一,也不是第一。但是因为国有资本的性质,其战略调整伴随着自身的无奈与困境,一方面,千亿级保费规模的公司转型关乎几十万员工的生计;另一方面,继续坚持赖以做大的“银保+趸缴”模式无疑是竭泽而渔。
不能推倒重来,便只能“先立后破”。2014年,一直陪伴人保寿险成长的傅安平履新公司总裁。在他和新团队的领导下,人保寿险开始了一场“稳增长、重价值、强基础”的转型改革,由此带来的变化逐渐累积成一个个不可辩驳的数字。
到今年8月31日,人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1014亿元,新单期缴保费137.6亿元。而在2014年转型刚刚启动之时,人保寿险提出的目标是“三年见效、六年达标”,即2017年规模保费要达到1000亿元,新单期缴保费达到130亿元。这意味着,仅用了一年零八个月,人保寿险就实现了“三年见效”的业务转型目标。
喜也趸缴,忧也趸缴
人保寿险的故事还要从母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集团”)的上市计划讲起。
2006年,人保集团首次提出整体上市计划,此时集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保财险已经于2003年登陆港股,给投资者“讲故事”的压力落在了2005年才刚刚成立的人保寿险上。
于是,人保寿险选择了借船出海的规模化经营道路,利用银保渠道发力趸缴产品,尽力用最短时间做大保费规模。
事实证明,人保寿险的确选对了路径。2007年,人保寿险的保费规模为43.59亿元,一年后飙升到288.12亿元,随后是2009年的507亿元、2010年的802亿元,一路高歌。
客观地从人保寿险本身来看,这种选择也是顺势而为。当时正值中国经济高位运行,投资收益相当可观,再加上资金成本低,很多保险公司都选择规模扩张的道路来谋求高额利差益。因此,除了保费收入外,那几年人保寿险的资产规模也从2007年的83.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3358.5亿元,并于2009年即实现盈亏平衡。通常来说,一家新寿险公司的盈利周期是6年。
2012年,从A股到A+H股,人保集团上市计划经历一波三折后,终于在H股成功IPO,人保寿险的历史使命圆满达成。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并不好过,占比93%的趸缴业务开始表现出明显的马力不足,从2010年到2014年,公司规模保费一直在800亿元上下浮动,再难突破。而此时,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投资收益走弱,银行对中间业务的费用调整又加重了资金成本,使得寿险公司的压力越来越大。
保费增长乏力背后还有规模化经营战略留下的各种“后遗症”。傅安平回忆,当时公司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基层销售能力差,弱体机构多。一直执行趸缴战略的营销队伍,几乎没有销售期缴产品的能力,在1800多家四级机构中,有一半的期缴保费低于100万元,“尚不能维持自身基本生存”。
让傅安平忧虑的第二个问题,是总公司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IT技术等与同业相比似乎都明显落后。“我每次到基层去,营销员都会拉着我说。别的保险公司展业工具好,人保这么好的品牌、这么好的产品,就是展业工具跟不上。”傅安平说。
更让他难以容忍的是总公司有些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作风,曾经有一个基层机构给总公司请示,申请了一年都没有得到批复,更有甚者,基层机构来总公司办事还要请客送礼。
这样,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改革自身发展状态的双重因素驱动下,人保寿险投入到行业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之中。
深入肌理的价值转型
人保寿险的这次转型被概括为9个字——“稳增长、重价值、强基础”。
决定转型之初,系统上下都很迷茫。到底要咋转,全部发展个险吗?不少基层机构的负责人给人保寿险总裁傅安平发邮件诉苦。
最终,人保寿险把“稳增长”放在了前面。傅安平解释说,每一家公司的转型都要符合自身的特点,人保寿险千亿级保费规模,首先要确保现金流的稳定。不过这个“稳”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包括业务、财务、队伍稳定。
有了这个前提,接下来的改革就更能放开手脚。
从规模经营到价值转型,不是从趸缴到期缴的简单的产品调整,而是整个营销和管理体系的改变。为此,人保寿险设计了一整套改革的顶层设计,包括人力资源改革、财务管理模式改革、渠道管理改革、后援保障体系改革和合规风险管控方式改革,围绕这五项改革实施“七个创新”,提升“七个能力”,即“五七七”工程,目的就是提升总部的服务支持能力,让价值转型有一个精干高效的指挥中枢。
与此同时,围绕转型的目标,销售渠道定位也更加明确。个险渠道聚焦价值业务,聚焦队伍建设;团险渠道聚焦规模业务和法人客户;银保渠道在充分发挥规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聚焦转型;互动渠道聚焦集团一体化战略,聚焦客户资源共享;收展渠道聚焦客户留存和二次开发;新业务渠道聚焦创新。
到现在,这次转型已经走过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有一个数字似乎比保费收入更能说明改革的成效:2015年,人保寿险系统基层员工绩效奖金比2014年同比增幅超过200%,基层员工已经分享到转型发展的成果。
不过,傅安平坦言,只给现阶段的转型打70分,因为各种原因,多项改革项目的进度比预想要慢一些。但人保寿险转型的节奏并没有被扰乱。2015年,转型的重点落在了业务层面,从今年起,已开始人力资源、财务制度和IT项目的改革,为转型发展建立强有力的系统保障。
再接下来,人保寿险将会把重点放在健康养老领域。傅安平说,这既是寿险业的方向,也是人保寿险创新发展的突破点。尽管不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人保寿险的探索已经开始:对接大连养老社区,参与试点税优健康险,推出长期护理险,获批开发“以房养老”产品……
傅安平说,低利率环境为寿险业转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希望,到2020年,人保寿险能成为服务最好的寿险公司,成为老百姓购买保险的第一品牌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