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2017年不下达趸交任务
接棒8个月后,近日,万峰带领新华保险新一届管理层亮相深圳,包括副总裁黎宗剑、杨征、李源、龚兴峰、于志刚以及总裁助理王练文等新面孔。
今年,新华保险确定了“规模稳定,价值增长,结构优化,风险可控”的转型基调,主动限制银保渠道趸交业务,全力发展期交业务,但转型的代价也随之降临,根据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新华保险累计原保费收入约为1021.5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0.3%的负增长,这与部分靠中短期产品迅速做大保费规模的保险公司相比形成巨大的反差。
“不是我不喜欢趸交,而是我明年将不下达趸交任务,不将其作为主要业务,但对于期交产品,我们要求明年10年期以上的产品要占比90%。”万峰说。
死差、费差列入利润贡献中
如今,在经济新常态下,保险行业已经不可避免地逐步进入低收益率时期。万峰认为,从2016年开始,过渡期就已经来临,但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这段过渡期有多长,还取决于各家的资产久期。
而由高收益向低收益过渡的这段时期,也叠加了多重风险,比如,在负债端,保险公司如果不销售理财型的保险产品,就有可能出现现金流的风险,如果依旧大幅停留在理财产品阶段,就极有可能出现利差损,即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亏损。
在资产端,在低利率环境中,高收益、低风险项目稀缺,难以实现高收益。与其同时,债务信用风险、资产负债错配、资本市场波动、利率下行等风险因素也将给保险投资收益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可谓同时受压,处于两难境地。
在万峰看来,目前综合环境下,保险公司以利差为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面临挑战。
死差、费差和利差作为保险公司盈利的衡量标准,其中,死差是由保险公司预定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的差异造成;费差是保险公司从当期保费中提取的营业费用和当期的营业支出的差值;利差是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和资金成本的差值。
此前,由于历史形成原因,保险公司的利润结构通常比较依赖于利差,这也导致险企的利润水平和资本市场的变化直接相关,比如,资本市场向好时,保险公司的盈利也随之向好,而当市场不好时,保险公司的利润也随之下滑。
新华保险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杨征说,以前,保险公司通过利差也能获得比较好的收益,如今,利差承压越来越大,保监会一直重申的“保险姓保”就是强调死差在保险公司利润结构中的重要性。
“而在新华保险的转型发展中,死差和费差都会逐渐列入到利润贡献中。”他说。
保险要回归保障功能
据万峰透露,新华保险的转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转型期,从2016年-2017年,新华保险要以期交和续期保费增量逐步替代趸交保费,初步建立期交和续期拉动业务发展的模式;第二阶段是收获期,从2018年-2020年,这一时期将完全形成续期拉动发展的模式,着重发展长期期交业务,加大业务结构调整。
根据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新华保险累计原保费收入约为人民币1021.5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0.3%的负增长,这在整个保险业中显得格格不入。
“对于转型,在内部我们已经达成共识,没有什么压力,目前主要的压力是来自于外部,别人经常问我,转型压力那么大,能不能挺得住。”万峰谈及转型压力时说。
目前,保险行业已演化成两种发展模式:传统保险模式和资产驱动负债模式。
传统保险模式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大型保险公司为代表,但在该模式下,保险公司盈利周期被拉长,而一旦实现盈利,便能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
在资产驱动负债模式下,保险公司先在投资端找到资产质量较好、收益较高的项目,再通过负债端保费的快速增长来实现资金的筹集,通常是销售收益较高的万能险等中短期理财产品。近年来,这种模式越来越被中小保险公司所青睐,也是迅速做大保费规模、抢占市场的利器。
万峰认为,仅仅销售万能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意义有限,“今年卖了,明年就退了,一不小心还会形成利差损的风险。”他说。
事实上,监管层也多次出手引导保险公司回归本源。
比如,今年3月,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的有关通知》,将中短存续期产品的范畴从产品实际存续期间由不满3年扩大至不满5年;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公司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以内;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应立即停售。
另外,《中国保监会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和《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再次加大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规范力度,明确约束条件。
如今,部分保险公司也意识到资产驱动负债模式的不可持续,并开始推动业务结构的转型。但在万峰看来,无论是加快转型、优化结构,还是追求价值、续期拉动,这些举措并不新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定力和时间。说到底无非就是遵循发展规律、回归保险本原,坚持“保险姓保”。他认为,这是新华保险从“做大”迈向“做强”的不二选择。
根据今年前十个月的数据显示,新华保险业务转型已初见成效:在新契约保费中,首年期交占比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4%,其中,十年期及以上期交增长24%。整体业务的期交占比已经达到47%,增长了17%。与此同时,新华保险13个月继续率同比增长了4%,退保率下降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