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加码中短存续期产品 49险企7月总保费环比负增长
引人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备受市场关注的万能险以及投连险持续降温,1-3月、1-4月、1-5月、1-6月、1-7月,以万能险和投连险保费为主的“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累计规模同比增幅呈递减趋势,增幅依次为209.53%、199.35%、171.92%、143.16%、116.15%。
不难看出,新政实施以来,中短存续期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呈现连续大幅下滑态势,从3月末的209.53%下滑至7月末的116.15%,下滑93.38个百分点,中短存续期新政对保险公司保费的影响显而易见。
6公司占寿险市场半壁江山
尽管不少公司7月份保费环比下滑,但前7个月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同比出现较大增幅。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前7个月,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488.51亿元,同比增长48.17%;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9275.70亿元,同比增长116.15%。
健康险也获得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前7个月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743.89亿元,同比增长94.05%;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46.03亿元,同比增长17.57%。
在保险给付方面,前7个月寿险业务给付2903.50亿元,同比增长30.85%;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515.93亿元,同比增长30.60%;意外险业务赔款99.32亿元,同比增长20.37%。
从保费环比增速来看,7月份,25家寿险公司的总保费环比正增长,49家寿险公司的总保费环比负增长,环比负增长的寿险公司是正增长公司的近两倍。其中,环比增幅较大的公司包括陆家嘴国泰、平安健康、上海人寿、国华人寿、太保安联健康、前海人寿、新光海航人寿、和谐健康、君康人寿等。
从前7个月总保费的市场份额来看,中国人寿市场份额16.7%,位居第一;安邦人寿市场份额10.2%,位居第二;平安寿险市场份额9.7%,位居第三;华夏人寿市场份额5.9%,位居第四;富德生命人寿市场份额5.2%,位居第五;和谐健康市场份额5.1%,位居第六;太保寿险市场份额4.2%,位居第七;人保寿险市场份额3.8%,位居第八;泰康人寿市场份额3.5%,位居第九;新华保险3.3%,位居第十。其中,前6家公司市场份额合计52.8%,占寿险公司市场半壁江山。
长江证券昨日发布的研报表示,在偿二代、中短存续期监管和退保期满压力增加的背景下,险资要平衡收益率和流动性,“保险理财-举牌-保险理财”的野蛮模式持续性基础不再。保费高增长同时受益于利率环境和保险公司产品渠道优化,监管引导金融产品回归常态化利率环境,有利于更充分释放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障需求,利好市场回归良性竞争格局。
监管加码中短存续期产品
今年以来,保监会多次下发文件,加强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监管力度,控制保险公司高企的负债成本。
根据媒体报道,8月23日,保监会再度召集部分保险公司进行座谈,拟对人身险产品进行进一步严格规范,旨在对行业可能面临的利差损风险防微杜渐,并向相关保险机构下发了两份征求意见稿,分别为《关于加强人身保险产品精算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产品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重点对中短存续期产品额度计算方法、保险金额、万能险账户管理、退保费设定、预定利率、年金保险形态等多方面,做出重大调整。
为了强调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功能,防止保险成为变相的理财产品,上述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公司开发销售的个人定期寿险、个人终身寿险、个人两全保险、个人护理保险产品,对于投保时被保险人的年龄满18周岁的,在保单签发后或保险责任等待期结束后的整个保险期间内的死亡保险金额或护理责任保险金额不得低于累计已交保费或账户价值的200%。
事实上,在近期召开的2016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就表示,保险是风险管理者,绝不是风险制造者,一些股东企图把保险作为单一融资平台,保监会将旗帜鲜明地站在维护和保护消费者一面,对这样的大股东依法依规惩治,不给不是真心做保险、只想浑水摸鱼的人可乘之机。
而对于市场上居高不下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述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公司开发的预定利率或最低保证利率不高于3%的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不高于3.45%的普通型年金保险产品,报送保监会备案;保险公司开发的预定利率或最低保证利率高于3%的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高于3.45%的普通型年金保险产品,报送保监会审批。
另外,笔者获得的资料显示,保监会曾在7月6日下发《关于报送2016 年1月-6月万能险业务数据的紧急通知》,要求寿险公司上报上半年各个预期存续期限下的规模保费收入和产品情况,并要求寿险公司在第二天的17点前通过公文传输系统和电子邮件将报告发送给保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