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规模比例高 保费首次超平安
寿险前三甲急剧洗牌的背后,是低利率时代寿险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全国保费年增长规模已超过2万亿,如此巨额的资金需要配置,但目前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行至3%以下,同时此前销售的投资类保险收益率有的高达6%、7%,由此隐藏的利差损风险将倒逼寿险公司从投资端和产品端调整转型。这正成为寿险净利失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利率下行周期,规模和质量这两床被子只能兼顾一头,有的仍然扯着规模的被子拼命跑,然而未来就要面临更多质量的风险;有的注重保费质量,那么眼前规模这床被子又被扯走。”一位寿险总公司管理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据了解,近期保险行业协会专门发文,要求各家寿险公司就利率下行进行分析、寻找对策并上报。
规模、质量“被子”互扯
寿险业前两个名次曾经固若金汤,那就是国寿与平安长期雄踞前两位,只是第三位这两年更迭频繁,然而现在,平安“第二”被安邦“攻破”。
保监会近日公布了最新数据,1-4月寿险规模保费当中,国寿保费收入2995.8亿元,同比增长64.9%,稳坐第一;安邦保费收入1653.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50.9%,跃升为第二位;而原本排在第二位的平安寿险保费收入1583.3亿元,同比增长27.3%,被挤入第三位。此外,第四、第五位分别为华夏人寿规模保费1238.76 亿元、富德生命人寿规模保费1087.87 亿元。
一位券商保险行业分析师表示,从保费结构来看,安邦打的牌为“规模制胜”,但是成本较高,“尤其当下低利率环境投资收益下滑,靠银保渠道、高收益产品吸引保费的做法,未来面临的是产品调整和结构转型的挑战。”
数据显示,前四个月安邦原保费收入为345.74亿元,位居第12位;但是其新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高达1307.40亿元,并以此攻下“第二”的位置。而从2015年公司保费来看,安邦人寿银保渠道在总保费收入中占比89.42%,趸交保费占比88.90%。
与平安数据对比,更能看出两者策略迥异。1-4月平安原保费收入高达1250.98亿元,而其新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324.11亿元,与安邦几乎掉转过来,投资类新增占比较低。
申万宏源保险业分析师胡翔对平安寿险2015年的业绩分析称,平安寿险个险渠道保费占比达90%;期限不断优化,得益于较优的渠道结构,平安寿险新单保费中期交新单保费占比达到75%,远高于同业30%左右的水平。
显然,低利率时代,规模和质量这两床被子只能兼顾一头:如果扯着“质量”这床被子,利率下行时规模就很难兼顾;如果扯着“规模”这床被子一路上攻,伴随银保渠道短期产品高成本、高利率的特点,质量就很难兼顾。
寿险业近忧远虑
丢失行业“第二”大名,平安自然不甘落后。6月12日,平安在银保渠道推出高端产品“传福一生”,面对的是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显然,平安以银保渠道、大额保单为利器,打算重新夺回“第二”的位置。
利率下行将会深刻影响寿险业,如何从负债端和投资端破局?最近寿险高管陷入了集体思考中。泰康人寿执行副总裁兼泰康资产首席执行官段国圣认为,低利率叠加资产荒恶化投资形势,在负债端可以通过加快产品创新、调整业务结构、降低预定利率来增强抵御利率风险的能力;在资产端则需要优化资产配置、扩宽投资渠道、缩小久期缺口、提升投资收益率来应对利率的下行。
与寿险行业投资人士交流发现,对于防止收益率过快下滑,保险资管的具体做法主要是提高权益类投资、加大另类投资以及增配海外资产。
从投资结构来看,为了提高收益率,固定收益类投资只能继续下降,比如转投有高分红的稳定的大蓝筹、高收益一级市场股权,海外不动产长期租赁物业、另类资产投资(如基础设施债权计划、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
然而,寿险资管一旦变身主动型、类投行的经营方式,风险也相应加大。去年有股灾、今年有债市和大宗商品风险,市场整体风险加大。一位上市寿险投资高管表示,实际上,最有力的手法是过去超配长期国债,锁定固定收益这一大块,再在其他方面发力,同时又避开了整体市场风险,方能日后抵挡收益下滑,“但是实际上很难逃离收益下行的整体大环境”。
至于负债端,寿险业的应对大方向是向发达国家的保障型产品靠拢,中期调整从银保渠道向个险渠道调整,产品从趸缴等短期产品转向中长期产品。
对于利率市场高度敏感的寿险业,上市公司第一季度保费依然高增长,但是净利润已经显现颓势出现大降。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净利润52.51亿元,同比下降57.2%;中国太保净利润21.99亿元,同比下降55.1%;新华保险净利润19.94亿元,同比下降45%;中国平安实现净利润207.00亿元,仅此一家同比正增长3.7%。
事实上,从过去发达国家历程来看,利率市场化后都出现一波保险公司破产倒闭潮。我国保监会自去年至今已通过各种监管文件,从产品到投资全面防风险。在低利率冬天来临时,未来寿险公司能否扯到“被子”过冬,则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