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人寿高管被集体约谈 限10日拿出整改方案
导读:6月19日下午3点,保监会召集正德人寿所有股东、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就改善偿付能力一事进行检查通报。这或是去年4月初正德召开最后一次股东大会后,所有股东和公司经营层第一次坐在同一间会议室里。
“公司之所以要虚增实际资本,最根本原因是前两年需要增资时没有跟股东有效沟通,而是通过会计做账手段掩盖偿付能力不足”。19日,一位保监会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正德人寿以董事长张洪涛为实际控制人的管理层,与5大民资股东之间形成了巨大沟通屏障,信息严重不对称已成为公司治理和经营最突出的风险。“看到新闻,才知道自己投资的公司再不增资就要被接管了。”“作为股东,想要去年的财报都要不来。”正德人寿的部分股东如是描述。
正德人寿前几日向保监会报送的30亿增资请示,上述保监会人士称只是正德原则性的构想方案,并没有全体股东达成一致。“增资需要报送详细方案,包括通过股东会,正德人寿报送的只有两页纸。”
至此,正德人寿5大股东尚未就是否增资一事达成一致。保监会对6月30日前恢复偿付能力要求也做出一定让步:不要求未来10个工作日内一定要30亿资金到账,只需要全体股东达成一致意见,与董事会一同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恢复公司偿付能力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正德人寿最终没能得到股东输血,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并不会直接影响投保人的利益,“首先消耗股东投资的资本金,不会直接影响投保人按保单领取的保险金。”一位资深寿险精算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即使正德人寿破产了,还会有保险保障基金接管,目前寿险部分的保险保障基金规模超过200亿,产寿共计超过500亿,“更何况正德偿付能力达标只需要25亿左右,不存在所谓的行业系统性风险”。
倒逼股东会恢复正常
对于正德人寿的经营治理情况,去年保监会就有介入。之所以现在才给如此重的监管措施,保监会人士解释称,“沟通过很多次,但公司都没有主动改善,现在给一个期限,是希望倒逼公司重视问题,解决问题”。
恢复偿付能力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股东增资,二是发行次级债,三是利用再保工具。业内人士分析正德目前不具备发行次级债和找再保的技术条件,“净资产已经为负,达不到发债要求也难有再保公司愿意介入。”
唯一方法是回到症结原点,重新召集股东讨论增资事宜。“按公司法要求正规走股东会和董事会流程,监管是支持的。今天召集股东和包括张洪涛本人的所有管理层开会,也是扮演撮合的角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正德人寿现有董事会名单发现,9名董事(长)、3名监事和9名(次)高管中,只有郑永刚、沈月华两人来自股东方。而郑永刚出任正德人寿副董事长半年以后,即被免去首席运营官职务,并暂停其总裁职务。今年4月19日,正德人寿再度发布消息称,“免去郑永刚同志党委副书记职务”。
而沈月华,作为原始股东美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虽出任正德人寿副董事长一职,但从未参与过正德人寿公开活动事宜,也并未出现在公司对外交流的高管通讯录里。是否实质参与公司经营不得而知。
19日的谈话进行了2个小时,5大股东的代表和管理层并未达成共识,“这次约谈主要是通报,通过保监会口径让所有股东和高管了解正德人寿真实的经营情况和面临问题。真正要形成解决方案,还得他们自己再召开股东会、董事会讨论。”上述监管人士称。
整顿内控治理将“常态化”
这并不是针对某一家保险公司而发起的监管措施。多位监管人士透露,类似通报会或集体监管谈话会并不是第一次。5月9日,保监会在杭州就召开过某人寿公司所有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参加的集体谈话会。
此后,保监会关于偿付能力充足率和公司内部治理的检查都将“常态化”,在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对公司经营和规范治理“将越发严格要求并监管执行公开化、透明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当日会议上,保监会向正德人寿各位股东通报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并不只针对正德人寿。此前,保监会对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幸福人寿、信泰人寿等公司已采取过停止接受新业务等监管措施。
二是保监会对包括正德人寿在内的任何保险主体,如有违法违规都将采取一视同仁的监管措施,并不会因公司规模大小、资本属性不同、股东之间是否有矛盾等,而采取不同的监管态度和监管措施。
三是保监会作为保险行业监管部门,对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加以查处,绝不姑息或纵容,以此维护正常的保险市场秩序,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是如果公司对执行监管措施不配合、加以抵制,甚至发布不实信息误导舆论的,保监会将通过法律手段依法维护监管部门的正当权利,以确保监管措施的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