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险企突围攻略:靠银行老爹或乘互联网翅膀
【编者按】这是一个逆袭的年代,无论是草根青年还是互联网企业,都有一个成功逆袭的梦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保险业,也不例外。一则是保险业改革的大幕渐渐拉开,二则互联网创新层出不穷,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了那些二三线梯队的保险企业一个逆袭的机遇。
银行系“富二代”
作为保险业“富二代”的典型代表,银行系保险公司在过去的一年中有着亮眼的表现。自从2009年底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开闸后,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大行先后完成保险业布局,银行“老爹”的进入也让保险公司瞬间变为高富帅,完成了一场华丽的逆袭。
在保监会近期公布的2013年保费收入统计数据中,农银人寿、工银安盛等银行系保险公司都有亮眼的表现。以农银人寿为例,2012年11月20日农业银行正式获批入股嘉禾人寿并持有其股份总额的51%,嘉禾人寿同时更名为农银人寿,2013年农银人寿的原保费收入为72亿元,比2012年的41亿元增长75%,而在所有寿险公司的排名中也从第24位跃升到17位。
同样,工商银行旗下的工银安盛增长态势也相当强劲,2013年原保费收入为103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16%。在银监会整顿银保渠道,一家银行网点不能与超过三家保险公司开展银保合作的背景下,银行系保险公司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天津一家工商银行的营业网点,大堂经理向笔者推销工银安盛的一款产品,并着重强调“这是工商银行自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此外,其他银行系保险公司也保持了不俗的成绩。例如交银康联、建信人寿、招商信诺、中荷人寿、信诚人寿等保险公司2013年的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86%、19%、75%、20%、14%。
强大的股东背景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和众多的分支机构,这样的优势让不少中小保险公司望尘莫及。尽管不是银行系出身,但是同样具有上述先天优势,成立仅四年多的中邮人寿就实现了保费增长的三级跳。中邮人寿是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各省(区、市)邮政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国有全国性寿险公司,凭借着遍布全国的邮政服务网点和邮政代理银保的经验,2011年中邮人寿保费规模达到80亿元,同比增长近300%,而2012年整个寿险行业低迷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81%的增速,2013年保费收入更是一跃进入行业前十。
乘着互联网的翅膀
当下,似乎没有行业能够抵挡互联网的魅力,保险也不例外。一旦跟互联网沾上边,便被贴上了创新的标签。鉴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草根属性,因此,互联网创新也被视为中小保险公司逆袭的捷径。
今年2月份珠江人寿、天安人寿和淘宝联手推出万能险产品,被视为保险版余额宝,以其高预期收益率引发抢购热潮,也让保险业内人士蠢蠢欲动。珠江人寿和天安人寿能否凭借阿里的光环,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还未可知,但是曝光度明显大大提高。
华夏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保险虽然前景广阔,但要借助互联网力量,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首先,同时具备线上线下平台以互为补充。“由于不同客户群之间存在区域差异、阶层差异、贫富差异、风险偏好差异、知识水平差异等,他们的保险消费行为特征差异显著,必须线上线下互为补充。”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