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运行 老保单占用资本释放
来源:沃保网编辑整理
2013-08-14 09:41:59
导读:
【编者按】8月5日,中国保险业堪称“革命”的一次市场化改革正式启动。14年来第一次,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真正意义上改革寿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取消对普通型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管制。保险产品的定价放开,与金融业的利率市场化一脉相承。7月19日,央行放开了贷款利率下限,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改革不仅有利于保险的消费者,也有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理论上,消费者之后就
寿险预定利率2.5%上限几乎和保监会历史一样长14年未变
国内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2.5%,已14年未变,几乎和保监会的历史一样长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被设定为2.5%,长期未变,至今已经14年。
此时正值通胀,几次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攀升至10.98%。保单也随行就市,定在高位。当时人们少有概念,保单一卖就是20年的责任,今天的高息,对明天的保险公司意味着什么。
保险是长期契约,而央行的基准利率要随着宏观经济波动。保险卖出的20年期产品,如果保单卖出许诺每年不少于8%的固定收益,即使其后来资金运用的收益率只有3%,也必须给付客户每年8%的收益率。倒挂部分,就是保险公司的利差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下行,央行连续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从保值贴补后的10.98%,降低到1999年6月的2.25%。
那时,抢在降息之前,稍通一点金融常识的人,悄悄买进高利率保单。
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在内的中国所有保险公司,随即出现巨额利差损。中国人寿2003年底上市时,不得不把这部分含利差损的保单剥离至集团公司,造成集团的股东权益为负的1764亿元。中国平安一直靠以后高速增长的保费和利润,不断消化利差损,至今还有缺口数百亿元。
为了提高保险监管的专业水准,明确监管责任,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
1999年6月10日,央行第七次降息,刚刚成立一年多的保监会当天即发出通知,对寿险的高预定利率斩立决。从此以后,普通型人身保险的预定利率,即保险公司为客户承诺的年复收益率,包括后来出现的分红险的预定利率、万能险的最低保证收益率上限,均被设置为2.5%。
以后的十余年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央行曾多次加息,但寿险预定利率从未调高。整个行业谈到费率改革,对当年的疯狂仍心有余悸。
“自2004年以来,保监会经过多次上上下下的研究和讨论,始终没有结果。”保监会有关人士介绍,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就是“条件不太成熟”。
2005年,保监会放开了对预定死亡率的管制,保险公司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生命表进行测算,这对定价有一定影响。
随后,部分保险公司推出了试点寿险产品,开始在突破预定利率管制方面积累经验。2007年12月,中国人寿推出“新简易人身保险”,预定利率被定为3.5%,2008年6月,天津滨海新区启动补充养老保险的试点,也不受2.5%的预定利率限制。
2010年7月,保监会就拟定的寿险费率改革方案向各市场主体征求意见。但是,还是因为几家大公司的反对,无果而终。
产品定价放开,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启动,行业重塑开始。
释放资本
“一是释放老保单占用的资本,二是鼓励保险公司能多开展一些保障型的保险业务”
放开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管制,目的是为了鼓励保险公司多开展传统的风险保障保险业务。保监会在宣布启动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也降低了长期人身保险业务中风险保额相关的最低资本要求。这赢得了大公司们的心。
“以前保监会在偿付能力监管方面比较缺乏经验,对长期人身保险的最低资本要求显得过高,所以要改。 ”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袁序成说。
此前,与欧美国家相比,国内长期人身保险业务的资本占用相对较高。“尤其是普通型人身保险业务本来就没发展壮大,如果占用资本过多,更不利于其发展了。”袁序成说。2012年普通型人身保险整体保费规模仅900多亿元,占寿险保费的比例仅为8.2%。
袁序成指出,之前长期人身保险的最低资本要求,平均算下来风险保额权重为0.3%左右,而此次几乎下降了一半,变为平均0.15%。
风险保额即保险公司有效保额减去期末责任准备金,有效保额是保险公司需要为保险事故支付的最高金额。风险保额权重比例越高,则占用的保险公司资本越多。
最低资本要求降低了,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使用的资本就多了,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会有所提升。以中国人寿为例,其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望提升24个百分点。
该项规定适用于所有有效保单,既包括新保单,也包括老保单。保监会此举具有两项主要意图,“一是释放老保单占用的资本,二是鼓励保险公司能多开展一些保障型的保险业务,加强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袁序成说,“降低最低资本要求后,相比之下投资型产品,资本占用很大,如果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又不够好的话,可能不会选择做那么多投资型的产品。”
保监会预计将释放寿险行业资本占用约200亿元,释放的资本可支持发展新业务4000亿元。
其中,中国人寿可以释放73亿元的资本金,假如这部分资本全部用于开展新的保障型保险业务,可支持发展新业务1460亿元。
其他上市保险公司亦可受益。据保监会测算,中国平安可以释46亿元的资本金,可支持发展新业务962亿元;中国太保可以释放13亿元的资本金,可支持发展新业务266亿元;新华保险可以释放11亿元的资本金,可支持发展新业务224亿元。
“普通型人身保险为人们生、老、病、死、残提供保障,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项俊波指出,普通型人身保险主要是传统的风险保障业务,预定利率上升、保费下降之后,有利于缓解人们养老和看病的压力,进一步突出和体现保险姓“保”的风险保障本质。
相关链接
- 1
- 2
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沃保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沃保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先阅读《内容转载授权说明》,按照相关规定获得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资讯内容中如有提及保险产品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保险公司官方正式条款为准;如有涉及信息准确性偏差,请联系沃保官方客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