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三季度退保压力改善 投资净收益稳增
【编者按】在目前保险行业整体寻求转型的阶段内,4大上市险企除平安、新华前三季实现盈利外,太保、国寿业绩均同比大幅下滑,不过这并不能成为保险业悲观的理由。
接受采访的多位分析师认为,险企投资并不乏亮点且有些表现已超出预期。数据显示,国寿、新华、平安、太保三季度退保率均有改善。长江证券表示,随着银信产品收益率持续下滑,以及保险产品结构调整、银保渠道收缩,险企退保支出的压力大幅缓解,行业性退保支出压力增速同比下滑,其预计保险退保率高点已过。
退保压力趋缓
尽管4家保险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归属净利润增速放缓,但业绩上仍不乏亮点。如承保业务方面的数据显示,退保压力已趋缓。
从季报数据来看,国寿、新华两家纯寿险公司退保率明显改善。其中,国寿中期退保率下滑0.09个百分点,三季度下滑0.11个百分点;新华三季度退保率也开始改善,退保下滑0.2个百分点。
长江证券分析认为,保险退保率高点已过。4家险企的退保支出同比增速明显放缓,而通过产品结构和渠道调整,纯寿险公司退保率明显改善。
纯寿险公司里,新华保险前三季的退保金为129.46亿元,去年同期为107.34亿元,同比增长20.61%;第三季度退保金则由去年同期的45.95亿元下降4.53%,为43.87亿元。
产、寿综合的平安和太保的退保支出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平安前三季退保金同比增长23.82%,而三季度单季退保金同比增速为21.38%,略微下降。而太保今年前三季的退保金为93.01亿元,同比增速为31.74%;而三季度单季看,退保金由去年的31.62亿元到今年的31.26亿元,同比小幅下降。
长江证券表示,随着银信产品收益率持续下滑,以及保险产品结构调整、银保渠道收缩,险企退保支出的压力大幅缓解,行业性退保支出压力增速同比下滑。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滑,理财产品数量增速下滑,将有助于提升保险产品的竞争性,缓解退保压力。其还预计在银信产品收益率持续下滑的市场下,险企退保压力将持续缓解。
收益持续改善
“从三季报来看,险企投资的表现还是比较突出的,反映到报表上就是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其中的收益方面,国寿、新华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某研究机构的保险行业分析师表示。
可见,在退保支出压力缓解同时,险企的投资也有亮点可循。从多位分析师的观点总结来看,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险企投资净收益增速较快,二是投资中对债券和定期存款的配置规模和比例提升,这又可以保证其投资净收益的稳定增长。
中国平安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55%,三季度为1.45%,同比上升了0.07个百分点。而中国平安的投资收益前三个季度由去年的233.74亿元增至244.38亿元,同比增长4.55%;三季度单季投资收益由51.97亿元增至61.90亿元,增速升至19.11%。
同时,中国平安的定期存款由年初的1529.43亿元增至三季度末的2116.25亿元,持有至到期投资规模自年初的4800.05亿元增至三季度末的5177.47亿元。
新华保险前三季的投资收益为138.45亿,同比增长23.83%;其定期存款规模自年初增长31.08%至三季末的1717.72亿元,持有至到期投资规模自年初增长13.76%至1605.11亿元。
而截至三季度末,国寿的定期存款规模由年初的5207.93亿元增至6188.23亿元,持有至到期投资规模增至3873.77亿元,年初为2619.33亿元。太保的定期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规模相较年初,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保险公司每天收取的保费收入中,都有80%以上用来投资,因此投资规模会不断增长。而投资资产主要配置为定存、债券、股票、基金、债权投资等,在资本市场相对低迷时期,险企势必加大定存、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这两方面因素就决定了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增长幅度较大。”上述分析师表示。
除上述退保压力减轻、投资净收益改善等共性外,险企个体方面还不乏自身的亮点。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太保营销渠道保费获得增长:1-9 月太保寿险营销渠道保费同比增长 11.2%,达到 96.31 亿,其中新单期交业务90.33亿,占比达93.8%。
推荐阅读:
保监会建保险销售逐级追责制 明年初正式实施
保监会连发六项细则 拓宽险资投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