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改革上海先行先试 数十款险种胎动
基建投资加速上马
“引渠”保险资金
“上海国家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较多、资产质量较好、市场环境较好,这些都是上海吸引保险资金的有利条件。”
从世博会到迪士尼,从迅速铺开的地铁、高铁、隧道、大桥、公路等轨道交通,再到公租房、保障房,一批战略性、基础性、民生性重大项目建设的加速上马,为保险资金的进入打开了渠道。
总部或二总部在上海的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两大保险巨头,没有放过“近水楼台”的机会。在迪士尼、公租房等大项目上,他们的身影频现,掘金实业的热情溢于言表。
在他们看来,基础设施类项目一般所需资金量较大、项目营运周期长,正好与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相匹配。太保资产管理公司相关人士进一步解释,“投资基础设施类项目不但增加了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还可在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后,减少对利率敏感性产品的依赖,推动公司保险资产结构调整。”
不仅中资保险机构大展拳脚,外资保险也对上海保险业“先行先试”投来了目光。近年来,在外资保险机构落户数量上,上海明显胜出北京、深圳等城市一筹。
一家考察过北京、深圳等城市,但最终将区域总部落在上海的外资保险公司负责人一语道破其中原委:“证券市场是否活跃、进出口贸易是否发达、居民收入是否领先等是我们总部选址的标准,而综合下来,我们给上海打的分数最高。”
现实困境待破解
监管创新与财税扶植需加码
尽管资本市场对上海“金改股”尤其是保险股的炒作此起彼伏,但多位参与上海保险业“先行先试”的监管人士直言:虽然项目、资金不会是个障碍,却不得不直面监管创新不足、财税扶持须加码等问题。
就拿备受关注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为例,从2007年该课题小组成立以来,五年时间都没有落地出台,关键原因是:由于涉及财税问题,该试点的执行并非由保险监管部门一方拍板决定,还需财政部、国税总局“点头”批准。
不止这一个项目,再保险和航运保险等其他创新项目的顺利实施,都需要税收方面给予支持。“如果缺少税收支持,这些项目都很难做起来。”上海保监局统研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直言不讳。
“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的保险市场发展,必须通过适度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的税收政策给予扶植。”亲历海外考察过的郝演苏教授说。因此,承认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的特殊性,对于包括保险市场在内的其他金融市场的支持,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有业内专家建议,上海可试点变“分业监管”为“统一监管”模式。“对于今天的上海来说,很有必要先行统一监管模式的试点,由此不仅可以大幅降低金融监管的成本,更可以大幅提高上海金融业的运行效率。”
同时,保险业内人士也呼吁促进完善上海保险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积极推进地方立法,为开发相关保险产品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