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验证码
您需要
1位
2位
3位
保险客服为您解答
【多家对比更放心】
立即咨询
 
我已阅读并同意沃保网的用户协议

辟新能源保险 中国平安或迈向绿色综合金融企业

来源:沃保网编辑整理   2011-12-06 14:18:41
导读: 虽然这些天南非德班气候会议依旧争议不休,但中国企业界节能减排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滞,中国平安集团便是其中的一员。作为一家总资产过两万亿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视“绿色金融”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标杆,试图通过实际行动迈向“中国绿色综合金融领导企业”细微之处可见真章。在中国平安集团的办公楼里,每一个电源开关旁都贴上“随手关灯节约用电&rdqu

    虽然这些天南非德班气候会议依旧争议不休,但中国企业界节能减排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滞,中国平安集团便是其中的一员。

  作为一家总资产过两万亿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视“绿色金融”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标杆,试图通过实际行动迈向“中国绿色综合金融领导企业”细微之处可见真章。在中国平安集团的办公楼里,每一个电源开关旁都贴上“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的绿色标示。

  “积小步,成千里。虽然我们自身的耗能和排放比较小,但非常注重公司运营的低碳减排,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营减排举措、绿色采购制度等等,同时,也积极在各项业务领域推出低碳产品和服务。”中国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兼副首席执行官孙建一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未来平安将借助综合金融品牌优势,在保险、银行、投资三大领域通过资源整合、后台集中,全面整体地推动绿色金融企业的建设。

  孙建一介绍,从2010年起,中国平安就引入“绿色承诺 平安中国中国平安低碳100行动”,将100项低碳举措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和员工日常办公等环节,旨在开展绿色行动、建设低碳企业。这些举措包括推广移动展业平台MIT,简化保险购买手续;推出电子保单、电子函件及电子对账单,减少使用纸张等,另外,平安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承保件数的逐年快速递增,也最大化的体现了在平安低碳环保绿色金融方面的探索务实精神。

  2011年,将绿色低碳纳入企业战略的中国平安,已开始着手将子公司和各机构的低碳推动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确保全系统低碳行动的全面落实。

  “中国平安将低碳经济和金融业务结合,证明发展绿色金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同时,也意味着将企业社会责任与自己的核心业务及竞争优势结合起来,这种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身就是可持续的。”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如此评价。

  保险业务的低碳账本

  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为保险服务品质提升以及绿色金融创造了条件。

  11月28日下午,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心支公司业务员李建宇在得到客户王先生的投保确认后,将电脑页面切换至中国平安保险的网上操作系统,与王先生共同完成信息资料的填写。费用生成后,王先生掏出了银行卡进行刷卡支付,数秒后,王先生的手机就收到由中国平安发给李先生的成功投保信息。

  据李建宇介绍,作为平安首创的一站式移动展业平台,MIT移动展业模式是公司保险营销员携带E化专用设备,与中国平安后台服务系统实时关联,现场完成信息录入、交费、承保等流程。客户在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计划书、《人身保险投保提示书》、《电子投保申请确认书》、核对各项投保信息后进行签名确认,自由选择实时转账或EPOS机刷卡缴费,实时转账将通过客户手机验证码进行校验,平安在完成验证后发送短信通知客户缴费成功,费用统一划入平安账号,保单即时生效。

  自推出该展业模式以来,有超过250万客户通过MIT获得保险保障,平安人据悉,移动展业模式(MIT)是平安首创的一站式移动展业平台,它搭建了一条高效、快捷的绿色生产线,成功将保单承保时间由5天缩减至0.5小时,纸张消耗由40张降低至4张。

  “继去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成功推行移动展业模式(MIT)之后,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已于近期正式上线MIT升级版MIT二代。”孙建一表示,升级后的MIT,不仅可以满足客户寿险产品的购买需求,亦可让客户同时享受包括车险、养老险在内的多产品交叉购买与客户服务。

  “MIT二代在满足了客户一站式保险保障及综合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我们的客户还可在产品选购过程中,将所购产品依次放入‘购物车’。在完成全部产品的选购后,一次集中支付,支付流程更加简化快捷,购买过程省时省心。”孙建一介绍,在原有单一的EPOS刷卡支付方式基础上, MIT二代新增了“实时转账”交费方式。

  “MIT以其流程简便、时效快捷、低碳环保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客户和保险代理人的青睐。”孙建一介绍,截至目前,超过250万客户选择MIT完成投保,平安人寿代理人通过MIT签下保单超过300万件,11月当月更有超过85%的新契约通过MIT方式承保。人寿代理人借MIT签下了超过300万件新契约。

  除了业务方式的创新,MIT背后还有一套减排账。据平安统计,平安MIT已直接减少纸张消耗123.7吨。平安人寿预计,未来5年,MIT还将帮助减少碳排放量3360吨,可保护8.8万棵树木。

  与慕再合作开发绿色金融

  中国平安还在产品设计上,为绿色金融添砖加瓦。

  据悉,其下属专业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已经与全球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努力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提供全方位的保险解决方案。这将是国内市场上首个专门针对再生能源行业的企业而做的全新解决方案。

  据介绍,这些保险解决方案将由平安与慕再一支专门的项目团队筹划,旨在加强对大规模及资金集中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项目化解风险的能力。这些解决方案将使得制造商、运营商、EPC合同方及投资者能限定他们的风险,并在财务危机发生时能受到保险保障,可以说是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项目执行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以近年炙手可热的光伏行业为例,在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反补贴”持续发酵的当下,虽然贵为可再生能源,但中国光伏业目前正步入生死淘汰赛。

  “但是根据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未来我国光伏行业前景可期。”18日,一位光伏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如果能有类似的保险机构帮助有实力的光伏企业挺过难关,未来的光伏盛宴就可共享。

  “慕再已经看到国际上对这种独特可再生能源保险解决方案的巨大需求。当中国需求逐渐提高时,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合作能促进和开发创新产品。本协议能使中国当地太阳能板制造商向本地保险公司申请这种独特的保险保障。” 慕再董事、亚太区领导Ludger Arnoldussen博士表示。

  行业内人士分析,慕再开发并销售可再生能源保险保障在市场上已处于领先地位,这些保险解决方案降低了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从而使得投资者能介入更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

  目前有关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许多项目与客户已经被明确,平安和慕再接下来将尽快推出首批保险产品和服务。

  “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提供保险解决方案不仅仅提高我们产品种类,还帮助我们成为中国第一的绿色保险公司。”孙建一表示,事实上,在中国平安内部,已经将此项目合作看作支持、协助绿色创新技术发展的一项己任。

 

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沃保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沃保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先阅读《内容转载授权说明》,按照相关规定获得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资讯内容中如有提及保险产品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保险公司官方正式条款为准;如有涉及信息准确性偏差,请联系沃保官方客服。
0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相关资讯
购买
请留下您的信息,沃保网优秀代理人为您服务:
* 您的姓名:
 电子邮箱:
* 手机号码:
* 所属地区:
恭喜您,提交成功!
  • 为了使您及时获得专业服务,请谨记您的沃保账号:
  • 登录邮箱:
  • 初始密码: 123456 修改密码
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咨询和报价。
您还可以拨打沃保服务热线:0592-3662001,我们欢迎您的咨询!
扫描沃保微信
手机页:辟新能源保险 中国平安或迈向绿色综合金融企业
右击另存为下载到本地

辟新能源保险 中国平安或迈向绿色综合金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