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延税型养老保险试点有难度
“难产”有原因
涉及多方利益 保险监管机构不能一方拍板
市场上关于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要推出的传闻由来已久,但时至今日,一直是只听雷声不见雨。
对于“难产”的原因,某保险业内人士说,实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并不能由保险监管机构一方拍板。“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推出上,保险公司的态度很积极,但是想法过于乐观,没有换位思考。实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将会造成当期政府税收的减少,但同时产品销售会增加企业营业税及所得税,一加一减之后,差额究竟是正还是负,目前还是个未知数。”该人士说。
此外,9月1日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至3500元,这也给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推出增加了难度,由于试点的测算基数发生了变化,相关方案及产品就需要重新调整,主要包括缴费限额和税延模式。
正是由于这些难题的存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推出一直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之前曾传出或将在今年内开始试点,不过,上述业内人士预计,上海作为试点城市年内推出的可能性很小。
上海‘老龄化’的城市 有压力
据业内人士介绍,早在2008年,天津曾经试点过30%工资收入比例可以税前列支购买养老险的方案,不过后来因为额度太大被叫停。对此,也有不少人对此次试点表示怀疑。
“我觉得在上海实施这个项目的可能性比较小,本身上海就是一个‘老龄化’的城市,社保基金的压力很大,不如把试点放在深圳,说不定会更好一些。”一保险公司负责人说。
个税递延型养老险将对国家的税收带来巨大的影响
还有一个让业内质疑的原因是,个税递延型养老险将对国家的税收带来巨大的影响。
由于该种保险产品减少了税收,财政部门放行并不畅通。“产品推进中‘税’始终是关键的点。产品为员工节省了一部分税收,这将是一大卖点,但税务局会少收钱,流失的税务资产应该使用到合理的地方去,但业内担心有些人是否会利用产品去逃税。尽管国税局相关人员也公开表态将拟定试点方案,但进展缓慢。”养老险业内人士说道。
“目前,企业年金各管理主体获得的业务大多为存量计划的转移,新增业务规模有限,推行有吸引力的养老险企业和个人交费税收优惠政策,税务部门需要让出的利益较大,各方面很难达成共识。”
如此看来,上海此次试点能否成功还有待市场验证。“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实质性激励政策试点出台并在全国推开的难度依然很大,中国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瓶颈的制约。”一业内人士分析。
虽然个税递延养老保险将提高养老质量,正面影响毋庸置疑,但在其推动中,仍具备不少难点。
保费的上限话题
而产品设计迟迟未敲定也在拖延着产品面市的时间,其中,试点保费的上限一直是一个待定的话题。
上限越高,减免的税收也越高。继续以上述假设为例,假设某人工资为4000元,个税起征点为2000元,则应纳税工资为2000元。如果允许该人购买500元的个人养老保险的话,经过提前扣除后,其应纳税工资为1500元。如果允许额度越高,则该人可以减免的税额也就越高。
“这是个难点,前段时间保监会在测算,个人所得税调整后,保监会之前做的测算将做改变,并且可能需要重新测算,以计算出最合适的上限金额。”业内人士表示。
个人缴纳企业年金积极性将降低
另外,作为养老支柱的一分子,企业年金和个税递延养老金或在未来产生一定矛盾。按照我国的养老模型,社会养老、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被称为三大养老支柱,此次针对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出台税优政策,对企业年金将会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企业年金是有企业税收优惠的,但是没有个人税收优惠,如果一家企业为员工买了个税递延养老险,员工缴纳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将会降低,因为年金是税后支出的。员工可能届时只肯缴纳最基本的企业年金额度。”一名业内人士表示。
企业年金目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掌管,而商业养老保险由保监会在推动、监管。“由于企业年金和个税递延养老险分别由两个部门在管理,因此当中还存在不少需要协调的地方。”上述人士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