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压力沉重 保费增长难现拐点
保费增长乏力、退保率上升、偿付能力下降、股债双杀的环境导致保险公司投资业务压力重重……进入三季度以来,保险业不论是保费增速还是投资业绩,均低于市场预期。股市最差的时点是否即将过去?各大券商普遍预测,因投资环境的恶化,保险企业愈益表现出业绩受股市波动影响度较高的明显特征,并且对其偿付能力构成较大的压力,多数保险公司的净利润、内涵价值和新业务价值的增长速度,仍然存在进一步的下调空间。
股市大跌拖累三季报
2011年前三个季度,上证综合指数下跌16%。自二季度至今,沪深股市出现了大幅下跌,仅9月份上证指数就下跌了7.7%。各大券商普遍预期,股市下跌将影响保险资金的权益类投资,保险股三季报业绩将明显受到股市的拖累。
“股市的持续下跌将对偿付能力和保单销售形成压力。”中金公司报告称,由于股市的下滑,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正面临进一步的压力,并且由于保险股本身股价的大幅下跌,各大公司纷纷考虑通过次级债来筹措资金,如平安人寿近期已获批发行40亿元次级债,中国人寿成功发行300亿元次级债,如此,三大上市保险公司2011年的偿付能力水平仍将处于较安全的区间。
今年上半年,寿险公司普遍加大了持有到期的债券类投资资产的比重以及银行存款与高股息股票的配置比例,同时将超过95%以上的投资资产归入持有到期与可供出售投资资产,避免了交易性金融资产过多对于当期利润的影响。据广发证券(000776,股吧)测算,目前利息和股息对于投资收益的贡献达到80%~90%,如中国太保(601601,股吧)投资收益的八成来自利息和股息,这一部分收益不会随市场波动。
针对保险资金高比例配置的债券品种,中银国际预计,债券收益率仍将继续上升,但速度相对缓慢,原因在于,经济周期下滑的趋势可能会降低市场对于资金的需求。
“正如2009年上半年的情形,股票和债券利差同时上行,保险股取得了较好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但今年一季度,债券股指走稳但利差下行,结果保险股股价跑输大盘,从二季度至今,债券利差企稳但股指下行,保险股体现出大盘影子股的属性,绝对收益因大盘的下跌而下降。”宏源证券(000562,股吧)研究报告认为,CPI即将缓慢下行,实体经济已在下降通道,四季度才有回升的可能,在此背景下,难以期望债券收益率为保险公司打开利差的上行空间。
“在股债双杀的环境下,保险公司面临着偿付能力、盈利增长、保费增长等困难,这些困难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国泰君安分析师彭玉龙称。
寿险增长难现拐点
10月13日,中国太保发布9月份保费收入公告。新会计准则下,太保寿险1~9月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45亿元,同比增长8.1%,较1~8月9.3%的增速略有下降;9月份当月实现寿险保费76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个险新单增速略有回落。
“这与我们之前预计的一样,业务增速放缓,但新单保费累计增速仍然远超主要的竞争对手。”平安证券分析师窦泽云预期,太保寿险今年以来“聚焦个险、聚焦期缴”战略执行坚决,导致上半年个险新单业务表现优异,增速远超同业,但下半年新单增速会略有放缓。
相比个险渠道,寿险公司今年银保渠道的保费增速仍然延续下滑的态势。平安证券认为,除银保新规的因素外,银根收紧和银行渠道理财产品的热卖,同样对银保产品的销售产生较明显的挤压作用,预计全年银保业务的销售颓势难以改变。
但在10月9日,银监会专门下发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产品销售应遵循“风险匹配”的原则,客户只能购买风险评级等于或低于其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的理财产品,由此,商业银行应对理财产品和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级,以将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客户。业内人士预期,如若理财产品销售增速下滑,对个险和银保产品销售均会构成利好。
事实上,8月寿险保费增速下滑的情况,并非中国太保一家。根据三家上市保险公司1~8月和寿险保费数据,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1~8月的保费增速分别较今年前7个月下滑了1.1个、2.0个和0.9个百分点。
“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两家公司公布的数据看,寿险保费收入增速仍然处于下滑的通道,还没有看到趋势性的转折点,产险业务仍然是保险公司今年业绩的主要支撑。”中银国际研究报告称。
产险竞争更趋复杂
日前有消息传出,中石油已经获批在新疆克拉玛依市筹建国内第一家专业“自保公司”,主要承保集团内部风险。另有数家公司提交了开办自保公司的申请。业内人士预期,自保公司加入保险公司的行列,无疑增加了竞争主体,且自保公司的股东背景,决定了未来产险业的竞争将会更加复杂。
与此同时,汽车销售政策的变化导致今年以来汽车销量增速放缓,波及了占据产险保费75%以上的车险保费增速,但在七月份,年度新车销量的增长速度上升到6.1%,带动产险市场年度保费增幅达到16.8%。鉴于8月份汽车销量发生的积极变化,中银国际汽车研究小组认为9~10月的汽车销量数据表现较好,预计产险保费收入仍将维持较好的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产险行业实现原保费收入3189亿元,其中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分别实现产险保费1177亿元、539亿元和415亿元,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监管部门的意向,车险专业化是目前行业转型的首要目标之一。市场普遍预期,产险行业综合成本率将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但中小保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预计仍然保持在100%以上,未来中小保险公司会为了获得自主定价权而降低综合成本到100%以下并予以维持。”广发证券分析师曹恒乾认为,目前的综合成本率将是长时期的一个高点,还将继续下降,产险的盈利周期尚未到达顶点。
专家认为,三家大型产险公司自身的规模效应与车险电销业务节约费用的特点,使得三巨头的综合成本率低于业内平均水平,仅在92%~97%,随着车险电销业务的近一步开展,大产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有望继续拉开。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逐步增大,财产险承保业务利润率的上行空间有限,下行风险加大。”中金公司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各公司基于去年销售情况而制定的销售计划过于乐观,普遍存在预算达成率较低的压力,从而加大了市场竞争的力度。此外,财产险公司普遍担心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之后业务质量变差,从而加剧了对当前业务的竞争,使得竞争呈现出提前加速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