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海人”应早作育儿养老规划
张女士和王先生夫妇均为湖北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为事业上更好地发展,五年前两人来到上海,并同在上海一所高校当老师。张女士32岁,丈夫34岁,由于两人一直忙于学术和科研工作,至今还没有子女。目前,张女士夫妇俩除学校工作外,还在校外兼职,家庭月平均收入2万元,每月日常开销约4000元,夫妇二人每月还寄回2000元给父母补贴。
四年前,夫妇二人按揭贷款买了一套价值120万元的房子,现还贷余额约58万元,每月需还贷约6000元;此外,在湖北老家王先生父母的一套房也于去年过户到王先生名下,价值50万元。经过几年工作,夫妻二人积累了15万元存款;王先生前几年陆续投资的10万元基金,由于缺少时间打理,在近几年市场牛熊转换中略有亏损,现在价值约9万元。
近期,由于所负责的科研项目成功获奖,王先生被提拔取得了副教授职称,夫妇两人户口也在上海落定,随着事业的发展和收入的稳定,张女士和王先生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养育子女,并将王先生父母接来上海一起居住,以方便互相照顾。
理财目标
去年以来,央行持续出台加息政策,张女士家还贷压力略增;将来夫妇俩要生育孩子并将公婆接来上海,也都会增加家庭支出。因此,张女士希望提高目前资金的投资效率,为老人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为孩子建立成长教育基金;同时,也希望给自己和承担较重压力的丈夫投资一份保障。
理财分析
张女士和王先生夫妇是典型的“新上海人”,他们背井离乡从其他城市来到中心城市,以谋求事业上更大的发展;但同时,他们对于家乡的父母还有供养的义务,在住房、户籍制度、医疗保障等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不过,对于张女士夫妇来说,他们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在上海站稳了脚跟。户口落实使得他们能够开始享受到较好的社会保障制度,较高的收入使他们每月开销和还贷后还有稳定的结余。
张女士夫妇今后的家庭规划具有不确定性,对家庭收入和支出可能会有很大影响,所以,其理财重点是要将现有投资和闲置资金充分利用,提高财务自由度,为将来做准备。
理财规划及建议整合资产,开源节流
从张女士夫妇收支表来看,家庭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工资收入和兼课收入,除去生活开销、还贷外,每年结余约10万元;不过,张女士一旦怀孕,产前产后一段时间可能会歇工,家庭收入会大打折扣,加之孩子出生后各种开销上升,今后几年每年的结余恐怕会所剩无几。此外,张女士夫妇的投资性收入主要为20万元银行存款所带来的利息收入,每年只有微乎其微的6500元;现有的9万元基金投资在这几年间出现小亏,也需要重新调整。
对于张女士和王先生夫妇,我们建议:
一,降低存款数量。张女士夫妇目前工资收入比较稳定,财务安全性高,可以预留六个月的支出(约7万元)作为活期存款备用即可,余下13万元左右用于其他投资;如果考虑到张女士怀孕时开销加大,届时可将活期存款略加提高。
二,优化现有的9万元基金。这部分资金对于张女士夫妇的金融性资产来说所占比例不小,其重点不是追求多高的收益,而是要保持稳健持续增长。
三,纳入其他投资品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调整存款后,张女士夫妇目前约有13万元资金以及年均10万元的稳定收入结余,资金规模一般。由于已有一部分资金投资在公募基金,这一部分资产可在黄金、债券、银行理财产品中选择风格较为稳健、具备一定收益能力的产品。
四,在王先生父母接来上海后,老家空置的房产可再做利用,一种方案建议出租,每月可获得1000-1500元左右的租金收入。另一种方案,可将其出售,所得资金可以用于提前还贷,减小每月还贷金额,缓解将要到来的高支出压力,剩余资金也可以加入到投资行列。
合理投资,对抗通胀
对于像张女士和王先生夫妇这样的“新上海人”,事业和家庭处于上升期,收入和支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增加,所以其对资产的保值需求要大大超过增值需求。其次,张女士和王先生夫妇虽然有高学历,但缺乏相关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理财经验,工作期间也没有太多时间与市场保持直接接触,所以现阶段还是应以委托理财的投资产品为主。
我们建议如下:
第一,调整现投资的公募基金。首先,目前的9万元基金中可以用1/3仓位配置于偏股型基金。目前政策已由纯紧缩向紧缩宽松政策共存的情形,下半年,通胀压力可能会冲顶回落,股市也会提前反映出经济走势,建议张女士夫妇可以配置大盘股和中小盘均衡的基金,如大摩资源混合、南方优选价值等,这些基金以往年化收益率约在10%-20%。其次,将剩下1/2仓位用于配置稳健的债券型基金,虽然去年债券市场在加息政策下出现连续下跌,但是随着市场对加息预期有所消化,今年债券市场已经走出连续几月上涨的态势,债券基金在通胀中的投资价值也得以显现,建议配置一只以往业绩优秀的债券基金,如招商安泰债券、富国优化增强等,这类基金以往年化收益率约在5%-10%。综上,该基金组合年化收益率约在10%左右。此外,由于张女士家庭目前每月结余约9000元,这部分资金也要充分利用起来。从历史情况来看,指数型基金特点就是随市场波动性较大,所以比较适合定投,建议现在张女士家庭每月将1000-2000元定投一只大盘指数型基金。
第二,尝试银行理财产品。在其他投资渠道,如黄金、债券、银行理财产品中,银行理财产品相对风险较低,收益率高于同期定存利率,与基金投资组合起到一个互补作用。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为10万元起,由于前期加息政策出台,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也水涨船高,目前处于历史高位。我们建议张女士夫妇将原有存款调整出来的13万元投资于中短期的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内收益也相当满意。
综合来看,张女士和王先生夫妇目前可以对家庭财产做以下调整:第一,原有存款中保留约7万元作为活期存款备用;第二,目前9万元基金重新调整,一半配置大盘股和中小盘均衡的基金,一半配置债券型基金;第三,目前每月结余约9000元中,每月定投2000左右于大盘指数型基金,其余部分做“滚雪球”式的定存;第四,原有存款调整出的10多万元尝试银行理财产品;第五,王先生老家的房产在空置后,可出租或者出售,缓解还贷压力。
[理财师手记]
金钱固然重要,切莫健康来换
对于众多“新上海人”来说,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往往带有较高的期望,工作上背负巨大压力,文化、地域、气候、生活节奏也有所差异,需要较强的适应能力。
闯天下固然重要,但在忙碌于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身体,保持身心健康,切勿年轻时“健康换金钱”,年老时“金钱换健康”。
像张女士和王先生夫妇这样的“新上海人”已经具有一定基础,投资应根据家庭规划而变,注意资金流的到期日,同时风格以稳健为主。
[保险规划]
让幸福生活更“保险”
中国平安阮珎
买保险的目的不是发财,而是保证你现有的生活水平不发生变化。所以,很多家庭在考虑保险规划的时候如果不知道如何规划,只需要把家庭未来必然需要的开支列出来简单计算一下就能得出。以本案例的张女士家庭来说,未来家庭的支出主要有以下三笔:
1)房屋贷款,目前为58万元。2)赡养老人,以连续支付20年计算,共需48万元。3)子女教育金准备,据统计目前抚养一名子女完成大学本科教育平均需花费50万元。
三项相加,总额达到156万元,也就是说张女士生育子女后,家庭总的保额至少需要达到150万元以上比较合适。当家庭总保额确定好以后,接下来要按照家庭成员的收入比例来进行配置。夫妻俩总的保额设为100万,剩下的50万待将来孩子出生之后通过建立子女教育金的方式补足。夫妻俩可选择缴费期15-20年的定期两全保险,每人各附加10万-20万的重疾险。对于喜欢灵活的人来说,也可以选择15-20年交费计划的“万能寿险+附加重疾”的组合,重疾各附加10万-20万,若将来家庭规划发生变化,保额可随时进行调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沃保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