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存款变保险” 市民需注意四大陷阱
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客户接连遭遇“存款变保险”?他们又是如何被销售人员“忽悠”的?经过对十多位客户电话投诉的整理以及业内人士讲述,我们总结出了银保销售的“四大误导陷阱”。
陷阱一:高收益
去年12月,市民张婆婆在某银行的10万元5年期存款到期。当她去银行网点准备再次转存5年定期时,一位穿制服的年轻女子主动过来向老人介绍说,他们银行新推出一款理财产品,“光保底收益都有7%,此外每年还有分红,去年分红有4%,比存在银行合算……”在这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张婆婆办了这款“理财产品”。后来发现,所谓“理财产品”其实是保险。
记者点评:投诉的客户中,90%表示是受了高收益的误导。就此,业内人士表示,分红保险产品的收益每年都是不确定的,过去的业绩仅做参考。此外,据调查,该款产品所谓“保底收益7%”也很不靠谱,7%应该是5年的保底收益才对。
陷阱二:存款送保险
今年1月,市民王先生到某银行存款5万元,工作人员告诉他“存款金额已达到‘受赠’保险的条件”,王先生以为是“送保险”,就在文件上签了字。今年6月,王先生急需用钱,到这家银行取款时被告知,他的5万元钱当时是“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一款分红保险产品,现在无法取款……
记者点评:大约有5%客户称以为保险是赠送的,不过这哪里是“存款送保险”,其实就是客户自己花钱买的保险。
陷阱三:不说是保险,说是储蓄
去年6月,市民马女士在某银行办理储蓄业务,身穿银行制服的小张向她推荐一款“理财产品”,称就像零存整取一样,而且比银行利息高。当时,马女士以为今年存1万元,第二年再存多少都行。今年6月初,保险公司给她打来电话,要她续缴保费1万元,马女士这才知道买了保险。
记者点评:据介绍,一般保险公司是不允许用“零存整取”这样的概念去销售保险的。就此案例,有三个地方容易误导客户:一是销售人员不说是保险,容易让客户误以为是储蓄或跟储蓄差不多;二是隐瞒了产品的费用扣除情况,比如退保需要支付哪些费用等;三是没告知客户缴费情况,个别销售人员把期缴产品说成趸缴(一次性缴费)产品,导致部分经济实力较差的客户在第二年时无力续缴保费。
陷阱四:混淆身份
一些客户反映在银行遭遇保险推销时,往往出于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信任,才误买保险理财产品。
记者点评:业内人士提醒说,目前在银行负责销售银保产品的人员,除了银行人员外还有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目前保险公司都有要求在银行销售银保产品的保险人员挂牌上岗,名片也是依照保险公司统一印制的,消费者可依此识别。
如果“被保险”该怎么办?
买保险后悔 并非只有退保一条路
存款变保险后,不少“后悔”的客户往往会选择退保一条路,由此带来的损失也只能自己吞。
成都商报记者上周就此咨询了保险业内人士,他们表示,其实买了保险中途后悔时的选择,并非只有退保这“华山一条路”,投保人只要读懂并充分利用保险合同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可以在退保时将损失降到最低。
犹豫期退保 最多损失10元工本费
张女士今年1月知道误买保险后,她第一时间与女儿进行了商量,女儿建议她退保。由于在10天的犹豫期内,张女士只损失了10元钱工本费。
记者点评:一般长期人身保险产品都设有犹豫期。犹豫期是从投保人收到保单并书面签收之日起10日内的一段时期。在犹豫期内,投保人可以仔细考虑所购买的产品是否合适,如果所投保的产品与需求不符,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即退保),保险公司会在扣除不超过10元的工本费后退还已交保险费。
临时缺钱 可申请保单质压贷款
去年12月,做生意的陈先生在某银行存款时将10万元钱误买成保险。今年6月,陈先生需资金周转,情急之下,他想找出保险单,到保险公司退保,来换取一些现金,可是保险公司告诉他,此时退保,大约要损失20%。后来,保险公司建议陈先生如果是临时急需资金,不妨申请保单贷款,这种贷款的额度按照保单的现金价值折算,一般可以贷70%左右。而借款利率一般以银行的贷款利率为准,借款期限通常为6个月。贷款到期后,如果缴付了贷款利息,贷款期限还可以顺延。而保单的效力在客户持续缴费的前提下不受影响。
记者点评:办理保单质押贷款的手续比较简单。投保人本人只需携带保单和身份证原件,前去保险公司办理即可。不过提醒一句,别忘按时还钱。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