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寡头比拼三大模式 保守与激进
10月底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中国人寿的前三季度规模保费仍然居于行业首位,达2682亿元,超出中国平安的寿险保费的两倍之多。中国平安的众多业务中可与中国人寿对比的寿险,前三季度实现规模保费1281亿元。
但是,在保费增速上,中国人寿的规模保费增速低于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前三季度规模保费,仅同比增长13%,而中国平安的寿险,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2.4%。
具体到最具价值的个人寿险新业务,中国人寿的规模保费已被平安超越,中国人寿的个人寿险新业务规模保费为268亿元,低于平安保险的340亿元。并且,在保费增速上,也是悬殊巨大,中国人寿同比下降1.4%,平安保险则同比增长了40.7%。
综合金融模式比拼
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前者是国企,行业老大,天生稳健基因,受益于政策推动和规模效应,也承载稳定国家经济的使命;后者则是市场化,灵活、激进,追求把一个客户的价值挖到极致,并为此朝着既有保险又有银行、证券、信托、投资、小额金融公司的综合金融模式发展。
“无论是炒股,还是信用卡、理财,客户不用那么麻烦,一张卡就可以了。平安就是对一个客户,往纵深方向发展挖掘,而且,这种综合金融模式已经开始发挥效应。”一位了解中国平安的人士,一语道出中国平安的核心竞争优势。
正是因为中国平安的业务不仅仅局限于寿险,还跨越产险、银行、信托、证券等等,中国平安在各个专业领域的产品、渠道、销售,甚至资金流上的资源,就能充分整合,发挥协同效应。
“长期来看,银行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渠道, 银行经营保险有很大优势。”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11月1日的股东大会上表示。他认为, 从全世界来看,银行经营保险是一个大趋势,银行经营保险有品牌、客户资源上的优势,未来银行销售保险将会长足发展。
在这次股东大会上,中国平安的平深重组方案获得深圳发展银行和中国平安股东大会的高达99%以上的通过率通过。中国平安这个金融控股集团,旗下的两家银行整合后,其“综合金融”的效应发挥将更为明显,而这对中国人寿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仅仅参股银行,没有主导话语权,无法在综合经营上发力。尽管中国人寿在广发、民生、招行、工行、建行等多家银行中都有参股,但是中国人寿要走综合金融模式,还得控股银行。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