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保险公司里业务员的乌龙事
有位女士自称:为转正买多份保险 公司:“误导”没有证据
保险公司业务员竟然声称自己遭遇“保险误导”!
保险公司业务员向别人推销产品时自己也买了保险产品,竟声称遭遇“保险误导”,因此投诉保险公司。
1、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自述
为转正买多份保险
今年48岁的余小姐经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崔经理介绍,于2008年12月初加入保险公司,并通过了保险代理人考试。为了早日转成正式员工,余小姐以自己和丈夫的名义为儿子买了6份福寿连连两全保险(分红型),年交保费3.3万元。另外还介绍妹妹和朋友李先生也给各自的孩子买了6份福寿连连保险。
余小姐为儿子连续购买了6份同款保险产品的信息被总公司系统后台查了出来,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李经理找到余小姐了解情况,余小姐说是部门崔经理推荐才买的,5年后,还可取出本金。李经理说,福寿连连这款产品是长期投资品种,到被保险人88岁才可以终止合同,5年后提前退保是不能返本的,但是长期来看,收益十分不错。
“听说这个后,我十分吃惊,又仔细看了下合同。年交5250元,连续交5年,保额1万元,第5年保单现金价值才12320元,加上2000元的生存保险金和年分红利,第5年肯定无法返本。后来我找人简单测算了一下,要等到12年左右才可以返本,这和崔经理开始说的完全不一样,我和我的客户都被崔经理误导了!”余小姐说。
第二、公司
“保险误导”没有证据
6月15日,崔经理刚刚因小手术住院治疗。公司李经理也调换了部门,“不便细说”。
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赵经理说,余小姐坚持要退保,崔经理不承认说过“5年返本”的话,太平人寿辽宁分公司客服部随后介入调查。公司查阅了崔经理培训讲课材料和二十多名学员笔记,其中没有“5年返本”的丝毫证据。另外总公司对余小姐及其客户都进行了电话回访,10天犹豫期内是可以无条件退保的。我们甚至调出了电话录音当面对峙,结果显示“没有误导
“调查最后的结论是:无明确证据证明崔经理存在误导。两个人的说法对不上口,我们建议双方进行私下解决。私下调解不成,建议余小姐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赵经理说。
2、问号
法律维权真的很难?
2009年4月22日,余小姐向辽宁保监局反映此事,6月10日,保监局下发了《投诉告知书》:“您与太平保险因退保而产生的纠纷属于民事合同纠纷,应当通过协商或民事诉讼的方式处理。对于举报崔XX误导欺诈行为,我局将进一步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
余小姐说,3月17日,她在开早会前看见崔经理,崔经理告诉她,“没事,5年不行8年肯定可以取走本金及红利,你也不差这两三年。”余小姐说,当时还有一位公司员工在场,她可以作证崔经理讲过这些话。
既然有关键证据可以证明自己被误导,为何不走法律途径维权呢?余小姐说:“打官司太累了,我不想那么麻烦。我就是想要回所交的保费,没有别的要求。”
是余小姐“理解有误”还是的确“被误导”?事情下一步将如何进展。
提防不适合的保险!
“世上没有不好的保险,只有不适合的保险”,这是一位保险公司老总历练数十年的经典总结。任何一款保险产品精心设计出来,总有最适合的人群。倘若把好保险推销给不适合的客户,好保险也会变坏。
“福寿连连”理财保险是一款长期投资品种,特别适合长期持有,如果想三五年就退保,肯定不划算。余小姐既然有出国的打算,就不应该选择这样一款产品做“权宜之计”,为了转正而购买多份保险更是不理智的。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6月15日下发《关于加强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和专业保险中介对从业人员要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保险业务员仅仅有代理人资格证是远远不够的,这个行业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市民投保前,也需要详细了解保险条款,做到明明白白买保险,这样才会避免买到不适合的保险。
卖保险的清楚,买保险的明白,这样才不会发生“保险业务员投诉保险公司”的蹊跷事!
某济南平安保险的人士表示,作为一名合格的保险代理人应该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用专业的态度服务投保人,如果连保险代理人都不专业,那保险这份东西会引起消费者的怀疑,那在市场上就没有立足之地。所以应该要加强对保险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