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保险业加快开拓新市场
据英国保险行业的旗舰保诚集团日前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07年该集团实现运营利润25.42亿英镑,同比上升25%,其中新业务利润12.15亿英镑,同比上升22%。新业务利润54%来自亚洲,总额为6.53亿英镑,同比上升34%,亚洲业务利润提前1年实现了比2005年翻一番的目标。保诚集团在年报中称,亚洲新兴市场已成为该集团在新世纪再创辉煌的关键,英国保险业今后必将更加重视亚洲新兴市场的开拓。
保诚集团成立于1848年,1900年成为英国最大寿险公司,三分之一英国人是其客户。保诚集团于1923年进入印度市场,2000年通过与中信集团合资进入中国市场,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中英合资的人寿保险公司,2001年保诚集团与印度ICICI银行合资成立寿险公司,目前已在印度成立952家分公司,1004个微型办事处,拥有29万个销售顾问。保诚集团目前的业务范围已横跨全球4大板块:英国、美国、欧洲大陆、亚洲,其中亚洲业务已被保诚集团确定为新世纪业务扩展的关键区域。
亚洲新兴市场的开拓增强了保诚等英国保险公司应对次贷危机的能力。截至2008年3月31日统计,保诚集团美国业务受次贷危机影响的资产达2.19亿英镑,但保诚表示集团总体受次贷危机影响不大,因近年来致力于开拓亚洲新兴市场,有效地分散了业务经营风险,来自亚洲的高增长有力地缓解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像保诚集团这样因亚洲市场而获利丰厚的英国公司并不在少数,英国保险巨头英杰华集团同样在次贷危机阴影下取得了巨额利润,英国汇丰银行更是以亚洲市场的巨大利润抵消了来自欧美市场的巨大亏损,避免了严重的经营危机。
英国市场的相对饱和及亚洲新兴市场的崛起是促使英国保险业拓展亚洲业务的主要原因。英国保险业居欧洲之首,是全球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保险市场,2006年占全球保费收入的11%;英国保险业共有雇员32.4万人,约占英国金融从业人员的1/3;英国保险公司主要投资渠道是证券投资,其证券投资占伦敦证券交易所的15%,而公司养老基金、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投资比重分别为13%和3%;保险业是英国金融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其1/5净保费收入来自海外业务,2006年来自海外的保费收入高达390亿英镑,其中寿险、养老险等长期业务占290亿英镑,财产险等普通业务占100亿英镑。截至2006年底,英国保险业拥有的股票及其他投资共计14800亿英镑,其中长期保险业务的投资为13680亿英镑,普通保险业务的投资为1120亿英镑。
近年来,英国保险业不断向管理要效益,以充分挖掘有限的国内市场潜力。英国保险业通过减少支出、提高效益、退出非核心业务领域等举措,向内部管理要业绩。在1996年至2006年间,其理赔支出上升了42%,从1996年的134亿英镑上升到2006年的191亿英镑的情况下,仍取得了较大的盈利空间。2007年保诚集团将其一手创立的全球最大的互联网银行鸡蛋银行,以5.75亿英镑现金出售给美国花旗银行,从而专注于核心长期保险业务。此外,英国保险业还逐步改变100多年前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上门推销保险的“保诚模式”,不断拓宽保险销售渠道。1996年53%的英国消费者通过保险经纪人购买零售普通业务险种,到2006年这一比例降至33%,1996年不到5%的消费者通过银行购买,2006年这一比例升至17%;关于零售寿险及养老险种,1996年47%的消费者通过独立金融顾问购买,2006年这一比例升至63%。随着人们购买保险方式发生变化,保诚集团又涉足独立金融顾问行业,通过合资控股等形式,取得了新的保险销售渠道。
相比欧美的成熟市场,亚洲新兴市场给英国保险业带来了新的商机。亚洲人口超过30亿,储蓄观念重,高增长的亚洲经济促使越来越多的富裕群体对复杂的金融工具兴趣日浓。据保诚集团预测,亚洲储蓄的45%,约3.5万亿英镑是以现金和存款的形式存放的,这对保险公司非常有吸引力,使英国保险公司对亚洲新兴市场格外重视。
次贷危机将加速英国保险业界开拓亚洲业务的步伐。据英国央行预计,英国经济增长会在未来数月内进入停滞状态,经济萧条的风险增大,英国央行已将年增长由原来的3%下调到2%。标准普尔最近发布的报告称,英国是受次贷危机影响最大的欧洲国家,英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将对保险业的长期前景提出挑战。因此,业界认为加快开拓亚洲新兴市场将是英国保险业应对次贷危机挑战的重要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