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购买地震险?
地震会对房屋造成严重损害,而房子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大的“身家”。在保险产品中,家财险就是为保障家庭财产在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造成损失时,及时得到经济补偿而设计的。但由于地震的涉及面和赔偿金额超过保险公司的理赔能力,因此全国统一规定,作为特定的自然现象,将其做除外责任处理,即因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将不予理赔。
目前,部分保险公司也开始探索在部分地区推出地震险。建议投保人看看具体的条款是怎么写的,如果“地震”没有列为除外责任条款,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能对地震“负责”的险种包括:寿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个人意外医疗保险,旅游意外险,学平险等包含意外伤害损失赔偿功能的保险。具体能赔偿多少,要看保险条款具体规定,比如免赔额多少、赔偿项目等。另外,提醒投保人发生保险事故后要尽快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此外,旅行社责任保险、学校责任保险,都将地震列入了免赔范围。也就是说,在旅行或在校期间有地震发生,是没有保险赔偿的。因此,要想保障齐备,范围涵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最可靠的是自己给自己投保,比如投保个人意外险、意外医疗险和寿险等。
“票据类”理财产品受追捧
尽管股市开始回暖,但依旧凸现震荡调整格局。在股市近期走势不太明朗之际,暂时闲置的资金该如何选择投资机遇呢?基金的投资策略鼓励长期持有,相信在一个相对长期的投资规划中,大可不必因为市场一时的起起落落而惊慌失措;用黄金投资对抗通货膨胀,早就是理财专家的“金玉良言”,但是目前高位震荡,贸然出击风险较大;信托计划相对安全稳定,然而因购买起点高且专属性强而让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针对以上的投资困惑,民生银行(600016)于近期推出一款非凡财富人民币T101期理财产品。这款产品投资标的是当前最受欢迎的“票据类”,且是票据中信用等级最高的央行票据。投资期限为1个月,在不发生信用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到期可以获得3.2%的年收益率。
民生银行理财专家分析,投资者通过该款产品可以达到避险、灵活增值等投资目的。央行票据本金安全度高,收益相对稳定。购买该产品其实就是间接投资了央行票据,投资期限相对灵活却可能获得超过银行存款利息的收益。当然,作为一种理财产品,该产品还是存在投资风险的,主要体现在发生央行信用风险或政策风险这种最不利的情况下,客户收益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甚至发生本金损失。
通货高涨,贷款比存钱划算
负利率时代,存钱不划算,但是很少有人想到,现在贷款利率7%左右,而通胀高达8%,这之间的利差其实就是老百姓赚的,所以只要通胀超过贷款利率,借钱就比存钱还划算。打个简单比方,假设市民在年初贷款买了100元的商品,年底要付出7元左右的利息,而因为通胀高达8%,假设这个商品到年底涨价到108元,那么市民就可以通过贷款方式省下了1元钱。但是银行理财专家称,如果客户从银行贷了款出去,并不进行增值,而只是存在银行里,因为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有个利差,那么客户贷款始终是亏损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只有当投资收益高过贷款利率时,贷款才是划算的。
短期房贷固定利率最合适
去年的屡次加息,让不少购房者感到房贷的压力。今年以来股市的震荡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平平,让不少市民选择尽快还清房贷。银行业内人士提醒市民,想买房的人贷款和买了房的人还贷大有学问。加息让一些已经买了房子的人还贷压力越来越大,利率能固定住不变成为他们的梦想。其实,银行确实有这种固定利率的贷款,不过目前推出的固定利率都比现行的基准利率要高一些,属于借款人在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时设定好的利率,不论贷款期内市场利率如何变动,借款人都可以按照固定利率支付利息。在加息周期里,这种固定利率无疑很诱人,但是万一降息呢?因此,银行人士建议,如果贷款时间不是很长,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毕竟从目前的国家宏观形势来看,继续加息的可能性比降息的可能性要大许多。
房贷险可转保家财险
目前提前还贷情况较为普遍,对于房贷险购买者来说,理财专家提醒,房贷险退保并不一定划算,因为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根据保险公司的规定,房贷险退保除了要扣除承保期间的保费外,还将扣除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或者违约金,少则5%,多则20%甚至30%。并且,退保后房子也没有了任何保障。因此,理财专家建议,与其退掉房贷险,倒不如将退保费转成普通家财险。这样一来,不会扣除手续费或违约金,保险范围在原有只保房屋的基础上增加了装潢、室内财产、管道等,保险责任在原有的财产损失险的基础上附加了盗抢险、家用电器用电安全险、管道破裂及水渍险及第三者责任险。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