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能有效帮助推动城镇化建设
【编者按】100多年前恩格斯说过,250万人集中于伦敦,使每个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城镇化让荒原变成花园、让农民变成市民,让城乡从孤立变成融合。城镇化所带动的商业、金融服务业等一系列内在的需求,可以有效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可以为我们带来数倍的发展效率。
城镇化同时也面临一些现实难题,如地方财政收入在农民市民化的巨大成本面前捉襟见肘,失地农民因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难以将储蓄转化为消费从而拉动内需,这些都将影响城镇化的效果。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保险业的重要使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保险行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大有作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险业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大功能,并且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商业养老保险和医疗补充保险共同构筑了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农业保险和地震保险参与政府救灾管理,汽车保险参与社会治安交通管理,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拓宽保险资金渠道列入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内容等。
李克强总理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保险行业可充分发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助推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
首先,保险参与城镇化建设,可以积极发挥资金融通的功能。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等优势,无论是从保险资金的特性来看,还是从国际成熟市场的实践经验来看,保险资金都非常适合于投资实体经济。城镇化进程中未来城际交通网建设、城市更新改造、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造,无疑将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长久期的保险资金,可以弥补城镇化过程中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同时也为保险资金找到了稳定的配置标的。目前保险行业已经拥有超过7万亿元资产,具备为城镇化提供长期稳定资金的条件,可以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其次,保险参与城镇化建设,可以有力保障社会稳定运行。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意味着1300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这意味着农民的居住、生活、消费和养老等方式的必然转变。商业保险在广泛参与新农合、新农保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工伤补充保险、养老补充保险、住院医疗补充保险等保险业务,可以作为农民在脱离土地等传统生活保障依托之后的一种新保障手段、伴随城镇化中居民财富增长所需的一种风险管理工具,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运行。
保险参与城镇化建设,还可以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运行效率。保险业通过专业化运作和高品质服务,可以切实发挥社会管理功能。如大病医疗保险,就是商业保险机构利用其专业优势来承办大病保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大病保险的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政府可以更好地利用市场的“手”,来解决城镇化建设中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新城镇居民对政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运行效率。
总体来讲,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通过提供风险保障、参与社会管理、支持经济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功能作用。同时,保险业属于金融服务业,保险业要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层次的保险需求,加大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体现保险价值。
阳光保险是国内七大保险集团公司之一,曾经创造了公司成立5年即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前350强的历史记录。总结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自集团成立以来,充分利用保险公司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一直注重和各地政府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当地政府致力于提高人民福祉的各项建设活动,并取得了众多成果。
当然,优势都是相对的,也是变化的。在这个独特的历史机遇面前,相信保险行业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各地政府的密切合作,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为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