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养儿防老观念深 财务重点投资孩子教育
【编者按】中国多数家庭受“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影响,绝大部分把财务重点放在了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上。这种方式合理吗?
30至49岁的中国中高收入阶层,绝大部分把财务重点放在了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这与东方人特有的养儿防老观念有关。
北美地区已经司空见惯的退休理财规划,在亚洲地区还属于“新鲜事”。
加拿大金融服务机构宏利金融联手在华合资公司最近发布亚洲首期“宏利投资者意向指数”(MISI),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没有及时地进行退休理财规划。
有趣的是,受“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影响,实际上中国投资者的退休理财往往和子女教育捆绑在一起,这导致当前送子女出国教育需求的大增,变相提升了投资者对海外资产的配置愿望。
打通理财脉络
减少现金持有,较大比例地把家庭财富用于购买不动产,是中国投资者当前极其普遍的现象,然而,“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财富过于集中在某一类资产上,并不能很好地起到管理和分散风险的作用。
一位大型外资理财机构的顾问对记者表示,风险分散又分为系统上的分散和产品的分散,系统是指不可抗拒的外界环境变化对资产的影响,但同类同地区的产品也会受到政治政策和经济周期的冲击。
相比之下,由于财富经历了几代的传承,经验教训的积累,使很多欧洲家族客户在资产管理方面具备非常健全的风险分散意识,“二战时的混乱使不少欧洲家族意识到需要保护资产,所以很多资本被转移到了美国”,这也成为了华尔街最初的原始资本。
而目前绝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并不乐意聘用专业理财顾问,宏利金融的调查显示,39%的被访人认为可以自己进行投资管理,另有34%和31%分别认为“太贵承担不起”和“不相信专业理财顾问会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
对此,中宏保险总裁万士家(Guy Mills)对记者表示:“中国投资者对未来财务状况的乐观,与他们相对较低的投资意向指数,形成非常强烈的反差,这意味着中国投资者急需专业的理财建议助力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未来能期待中国投资者逐步转变投资理财习惯,逐渐意识到聘请专业理财顾问帮助实现财务目标的重要性。”
在缺失专业理财顾问的状况下,很多中国家庭的理财具有一定随意性,财务目标随着不同的人生阶段而改变,但养老储备却不是中国投资者的首要财务着眼点。相反在30至49岁的中国中高收入阶层,绝大部分把财务重点放在了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这与东方人特有的养儿防老观念有关。在西方社会,孩子成人之后,家庭一般就不会负担孩子生活成本,两者的差异造成了家庭理财规划理念的不同。
退休规划是亚洲地区主要值得关注的财务规划命题,在中国,“宏利投资者意向指数”(MISI)显示,近三分之二(63%)声称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进行退休规划的受访者,实际上已经可以被认定是滞后的退休规划者,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只是在他们的子女学业结束后才正式着手规划自己的养老计划,还有另外三分之一的人仅仅在他们退休前几年才开始进行退休规划。
泰达红利总经理刘青山表示,调查显示中国投资者退休前的首要财务着眼点在子女教育,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社保养老金体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投资者尤其需要提前为他们的退休作出规划,从而得以承担在退休后的医疗保健开销,继续维持他们的生活品质。其中,为将来的医疗保健储备足够的资金应该成为中国投资者最重要的退休规划着眼点。
催热“海外配置”
在这个逻辑下,今年不少机构的个人理财业务都偏向海外业务拓展,例如华侨银行(中国)从去年开始就着力于战略转型,大打“海外金融服务”,为高端资产人群提供具有海外特色的财富金融管理服务。
个人银行部总经理李徽徽表示,调整后的财富管理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尤其关注中国富裕阶级在海外的一系列需求。去年4月华侨银行上调了客户的入门门槛至50万元,在其财富规划中,包括储蓄、外汇、结构性理财、QDII代客境外理财、保险计划等一揽子方案,提倡做好长期资产规划并寻求稳健增长的资产配置观念。
“如果你有一个8岁的孩子,考虑在他18岁时送去美国念大学,那么这10年期间,你可以通过趁早规划,在当前美元货币成本尚算较低的时候,配置美股、债券或其他固定收益性的资产组合,只要运气不太差,10年后你会有一个相当可观的回报。”一位海外资产管理顾问认为,时下已经有不少中国家庭的资产通过移民等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同样可以通过配置合适的QDII类产品达到类似目的。
在宏利金融的中国财富管理副总裁张维义看来,由养老规划缺失派生出来的中国家庭理财规划中的子女海外教育需求,的确扩大了中国投资者对海外资产配置的需求,但是国内金融市场尚需进一步开放,才能为国内投资者做海外直投创造条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