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医疗费以及一成不变的重疾保额 ?
有些人就会想到我去买一份保险,但是买保险前,并没有仔细算一笔经济账,买的这份保单并没有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十年前买的10万的重疾险保额,购买力今非昔比。那么我们现在购买的100万保额,30年以后购买力又如何呢?假设你购买了没有分红的重疾险,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当你真正需要用上它的时候,它却不能够替你抵御风险。这里不再赘述保险的重要性,我们直接切入正题。
【如果要治疗重疾,你的钱够不够】
你的保险能否保障你不因病致贫?
能否保障你治病之后的生活不变?
那么香港的保单如何提供终身保障?答:
靠日益增长的保额!
靠更加实惠的保费!
保费实惠/保额增长
先说结论:
港险重疾保单保额逐年增长,
而大部分陆险重疾保单则不行。
截止目前,大部分内地重疾产品其保额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不要说10年前,就拿现在你买的一份内地重疾险保单来看——现在的保额是多少,将来20/30/40年乃至更往后,保额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考虑到医疗费用的增长和人民币目前通胀的速度,这样一张保单在未来可以起到的作用自然不如现在那样大了。
港险相比较内地保险而言,其本身是带有分红性质的。严格来说,港险的保额构成分成两部分:保证保额+非保证红利。保证的保额部分同样不会增长(图中黄字B栏),增长的是非保证的红利部分(图中黄字C栏)。
港险所谓的“保额增长”就是依靠非保证红利部分的增长来实现的。
当然,这是一份重疾保单,目的并非增值,而是治疗疾病后,保障家庭不会因为生病期间的隐性损失(如房贷车贷工资损失衣食住行等成本)而降低生活质量。只是他兼具了储蓄增值的功能,让健康的家庭有了更多的选择。相比较不会增长保额的内地重疾保单而言,一份能够自己稳定增值的保单,会给家庭带来更长远,更持久的终身保障。
此时几个问题相继出现:
1、非保证红利能否实现?
能。但是光靠一张嘴说是否能实现显然不现实,于是香港的各大保险公司每年都会公布自己家的分红实现率,以让购买香港保单的客户放心。
2、万一变成了零怎么办?
一般在计划书演示中,会看到一句话↓
【在某些情况下,非保证金额可能为零】
大概是什么样的情况?——能够直接对金融系统造成破坏的世界级战争,则可能导致非保证金额为零。但是为什么保险公司可以如此有信心确保他们在除了世界大战以外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实力实现非保证红利?
我们这里要引入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
大到不能倒(TBTF, Too big to fail)
大到不能倒(英语:too big to fail,缩写:TBTF)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指当一些规模极大或在产业中具有关键性重要地位的企业濒临破产时,政府不能等闲视之,甚至要不惜投入公款相救,以避免那些企业倒闭后所掀起的巨大连锁反应造成社会整体更严重的伤害,这种情况即称为“大到不能倒”。
也就是说,他们发生问题的概率微乎其微,其本身巨量的现金流和恐怖的资产量能够帮助其抵御大量的风险。被判定为TBTF公司,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实力的体现,再加上政府一定程度的背书,这些保险公司的底气可见一斑。
3、增值率太低,不如去投资
保险属于保障类产品,在盈利方面自然比不上投资理财这类注重收益的产品。但是若比较风险的高低,比较产品的稳健性,投资理财类产品自然也是远远比不上保险的。
投资计算了人民币通胀成本吗?
(保单是美元计价,通胀2%-3%)
那么几年才能赚到30万呢?
做什么投资?
风险是高还是低?
做投资期间得病了——
拿去治病的成本算不算在10万里?
。。。。。。
如果以纯看收益的思维去考虑,今天买,等待期(3个月)一过立刻发生理赔,那么一名30岁不吸烟男子的收益率是年化2838.89%,敢问做什么投资收益率有保险厉害?
最最重要的是——保险和投资并不冲突。保险本身的性质,就是以低杠杆撬动高保障,使每个人在投资时不必因为身体或财产上的风险,导致投资带来的高收益效率中断,甚至将投资本金填入医疗成本和生活成本的深坑。
总而言之,香港重疾险受到内地居民的青睐。相比内地保险,具有保费更便宜、保障范围更广、保障更全面、分红收益更高、理赔更宽松的优势。
1、保费更便宜。与内地保险相比,在同样条件下(保额、年龄、供款期、是否抽烟等),香港保险的保费便宜30%。
2、保额带分红。内地的大部分保险保额固定不变,香港保单有分红,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通货膨胀的消耗。
3、保障范围更广。香港保险的轻症种类远大于内地保险,覆盖更多早期疾病的理赔。在关于重疾的理赔上,大部分带有多重赔付条款,保障力度更强。
4、理赔更宽松。合同条款对疾病的定义决定了香港保险理赔更宽松,对比高发性疾病的理赔条款,香港的理赔条件相比内地宽松很多。
如果有问题或者想了解更多的情况,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者在线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