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就是逼着给自己存点钱 以便解决未来的生命风险
在风险管理的领域,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压力测试”,就是遇到某种极端的情况,一个金融机构或者产品组合能否承担得起这种市场的突然变化。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对我们的家庭、我们自己进行一下压力测试。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工作了,收入中断了,家庭的正常生活还能持续多久?如果我们生病了,自费多少钱,家里可以承受?如果我们得了重大疾病,我们最多能拿出多少救命钱?需要多少?还差多少?如果需要筹措救命钱,你有哪些渠道?比如找人借,能借多少?谁会借给我们?比如卖房子,能卖多少钱?能把房子卖掉么?舍得卖掉吗?会有人买吗?如果我们突然离开这个世界,家人可以继续正常生活吗?谁能帮助我们照顾家人?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就是有一天突然让你拿出50万现金的救命钱,或者马上买一份保额50万的保险,一年交15000元的保费,哪个更容易呢?我们都知道买50万保额的保险要比自己赚钱攒够50万要容易得多。这就是保险的魅力所在,以小博大。只要我们交了第一期保费15000元,随时都有机会支配50万的救命钱。在一个人患了重大疾病的时候,保险公司赔的50万和我们自己银行里取出来的血汗钱50万价值都是一样的,但这两种方式的代价,却是不一样的。“两害相较取其轻”,因为钱紧张,所以更要咬牙买份保险,而不应该让自己暴露在风险当中,随时面对各种风险带来的灭顶之灾。买保险,就是让人生多一点弹性,遇到挫折的时候可以恢复正常。
当然,有人会说:“我真的没有钱。”还有人跟我说:“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哪有钱买保险?”如果真的是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也不应该玩手机,更不应该上网跟人辩论保险是好是坏,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甚至多打几份工,努力赚钱,先吃饱饭。
其实,各位朋友,你发现没有,钱这个东西很奇怪,花也就花了,没花也不知道放哪儿去了;攒也就攒了,没攒也不知道花哪去了。
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就是一个大学老师,男性,抽烟很凶。有一天他的老婆劝他戒烟,他说:“我这一辈子什么都不好,就好抽一口烟。如果把我的烟戒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老婆说:“也不能让你去死,那还是抽吧,不过以后要控制一下。你要抽烟,我给你买,我买几盒你就抽几盒,不许多抽。”他说:“那好吧。”从此以后,他每次要烟,老婆就给他买。但是他老婆做个动作,每次买一包烟,花二十块钱,就偷着在一个纸箱子里攒二十块钱。这样一年下来,到了第二年春节的时候,他老婆就抱出一个纸箱子,倒出一堆零钱,说:“你帮我数数。”这个老师帮助老婆数完了这些零钱,竟然有一万多,就问他的老婆说:“这是什么钱呢?”他老婆说:“这就是你今年一年烧掉的烟钱。”男人听了之后特别受触动,说:“老婆,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过了春节我一定会把烟戒掉。”这个男人说话算话,真的把烟戒了。到了第二年春节,他就问他老婆说:“今年我没抽,你攒了多少钱呀?”他老婆说:“你没抽,我也没攒呀。”各位,你发现没有,钱就是这么奇怪,没花也没变多。
其实买保险就是换个地方,给自己一个理由,强迫自己存下自己将来最需要的钱、最重要的钱。买也就买了,没有几个人因为买保险而破产了;没买也就没买,也没发现自己多存了许多钱,生活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如果发生了风险,买和没买就有了天壤之别。买的就得到理赔,也许可以渡过难关,在绝望的时候看到希望;没买的,也许就彻底陷入了绝望。
其实,买保险就是强制储蓄,就是逼着我们自己存点钱,让我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善于理财的人都能做到,每个月开了工资之后,逼着自己存下来一笔钱,日积月累就攒了好多钱。但不善于理财的人,总是有了钱就花,花完了才想存,永远存不下来,甚至把以前存的都花掉了。所以,这就是个习惯问题,是个观念问题,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成就一个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