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化的保险,不是所有人都能看的透
保险行业两极分化的,也可以说两个帮派:
其中一派是国内知名的保险公司(其实主要是消费者经常听到的)平安,国寿,太平洋,人保,泰康,新华,太平等等;另一派就是不太知名的保险公司(消费者不熟悉的) 这里包含合资和内资,友邦,大都会,同方全球,工银安盛,中英,中意,长生,长城,爱心,百年,天安,信泰,瑞泰,国华等等,太多了,不一一列举。
这里面有个特例,友邦和大都会这两家公司,在相对发达的城市中,算是大公司知名的公司,但是在不太发达的城市中,老百姓压根也就不知道有这样的公司。
我之前在太平洋保险公司待过,保险公司里面培训就是要强调公司有多大,强调服务有多好,买知名公司的产品相当于在生活中的奢侈品,多数客户都被这一说法给洗脑了,买知名公司的东西,就代表身份了吗?有钱就买大公司的,没钱买小公司的?
保险真的就是这样被扣上嫌贫爱富的帽子的。
在我眼里看到的都是条件不好,反而买了知名公司的产品,到最后只买了10万20万的保额,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当时我们领导培训的时候,就会说,10万,20万的保额也不低,这也是雪中送炭,但是后来在保险行业,我明白了很多的时候发现,保险是需要杠杆的,没有很高的杠杆,这个所买的保额和保费基本都是相同的呀。
而且好多保险业务员都在宣传强调公司有多重要。理赔的时候又在宣传条款有多好,才能赔付得好。所以就面临着一个特别矛盾的问题,你在跟他比条款的时候,他在跟你说公司,你在跟他说公司的时候,他在跟你说条款。
那这里大家就会说,知名保险公司,保费高,产品又不那么好,那么存在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呀?
保费的构成=纯保费+附加保费
所有差异化的保费都在附加保费里面,机构数量多,服务人员多,水电,打的广告,都是成本。再加上市场份额本身就很足,这样就不会促使这些公司把保费降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思想慢慢的改变,更关注的是保障。也确实推动了保险公司产品的发展,曾经傲娇一世的知名保险公司的产品也渐渐有了一些先进的变化。虽然诚意不足,但最起码改变了。
目前保险行业出现了两极分化,只是因为起初信息不对等所造成的,这样的情况会随着消费者对条款的理解,对保险行业的认识加深,不断的逐渐缩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