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手机银行有风险吗?要怎么预防呢?
几种不法分子惯用的诈骗手法: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电话、报纸等发布虚假融资广告,以提供低息贷款、验资等借口,诱骗手机用户使用他们提供的手机号码办理手机银行业务。签约后,通过诈骗获取银行卡账户密码以及手机银行登录密码,迅速盗取资金。
不法分子使用任意显号网络电话,冒充邮局、电信、公检法等单位工作人员拨打手机用户电话,以邮寄包裹涉毒、有线电视或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犯罪为理由,以没收或保护手机用户银行存款为借口进行威胁恐吓,诱使其汇转资金到指定账户。
不法分子通过伪装成银行、支付类App,并在其中植入手机支付病毒,诱导用户输入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然后再通过病毒拦截并转发手机支付验证码、支付成功回执短信等,完成资金的窃取。或利用“钓鱼信息+手机支付病毒”的方式,盗刷用户银行卡。
不法分子制作一些抢红包软件投放在网络上,引诱用户下载,或是通过二维码将木马病毒植入用户手机中,以盗取用户信息、截取用户短信、获取验证码等方式,悄悄转移用户财产。
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发送含有木马病毒链接的短信,手机用户一旦点击链接就会中毒。该木马病毒能拦截手机短信,并转发至另一个指定手机号码上,使得手机用户的身份、银行卡及短信验证等信息暴露无遗。
应对不法分子千变万化的欺诈手法,消费者应牢记以下五点:
一是妥善保护好包括手机号码、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卡号和密码等个人信息。
二是手机用户要从安全的电子市场下载应用程序,不要下载安装来历不明、可能有危险的程序;不要随意点开手机上来历不明的无线网络、链接等,不要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要理睬来历不明的短信或彩信。
三是如遇有人打着银行、公安、司法、税务、海关、银监会等单位的名义,向您索要手机银行登录的用户名、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请不要相信,因为在任何情况下,上述单位都不会索要这些信息。
四是为手机安装安全软件,利用安全信箱功能,有效防止手机支付验证短信被病毒窃取,并查杀各类手机支付病毒来保证资金安全。
设置手机开机密码,使用数字证书、手机动态口令等安全必备产品。将手机银行、网银、支付宝等涉及资金交易的密码设置为敏感应用访问密码,使用数字+字母等复杂组合并定期修改,不能“一套密码走天下”。
使用短信动态验证码或银盾等安全必备产品并妥善保管,不能轻易泄露或借与他人使用。
五是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查询,发现资金被盗,在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
建议开通账户变动短信、微信等提醒服务,及时关注账户余额变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登陆网银、手机银行对账户进行挂失或拨打官方服务热线,请求工作人员协助对账户进行紧急处理,避免后续资金遭受损失。
如果手机遗失,可迅速使用手机已安装的第三方防护软件,远程销毁手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