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理财靠谱吗?存在哪些问题?
善林金融被查封、信和财富被清退、冠群驰骋清盘、银谷财富兑付困难,最近一年以来,关于线下理财公司出事的负面新闻就没有断过。此外,还有中融民信、易乾宁、旌逸财富等大量中小规模线下理财平台接连爆雷。
问题平台不断,也说明了线下理财存在很大问题。
一、形成资金池,流向说不清
在线下门店购买理财产品,很多公司都是要求投资人以刷POS机或者直接转账的方式操作,收款方多是理财公司的银行账户,甚至是公司法人的私人账户。投资人的钱统一进入公司账户后,公司再将这些钱贷出去或者用来投资其他项目。
公司的账户相当于一个资金池,你转进去的钱是否还在池子里或者具体投资了哪个项目无法确定,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资金流向。
在运营一段时间后,公司银行账户上可能会躺着上亿的资金,对一些草莽出身的老板来说极具诱惑,道德风险很大,不免会出现资金挪用的情况,最终演变成自融、庞氏骗局,甚至有些老板蓄意诈骗,寻找机会卷款跑路,防不胜防。
二、项目易造假,信息不透明
很多线下理财公司的老板没有金融背景,随便拉几个人搭个草台班子,找咨询公司编造投资项目,再写个合同模板就开始营业了。
实际上,它们并没有靠谱的业务模式,更没有任何优质的项目,但是高大上的项目说明书令其真假难辨。
比如2017年被立案的华赢凯来,编造了一个立体快巴的项目,甚至还生产出了实物,并将其鼓吹为公共交通的革命性产品。见到他们做的庞然大物,个别投资人可能会轻信公司的宣传并投入资金。随着媒体的广泛关注,华赢凯来涉嫌非法集资的行为很快被揭露。
还有一些打着小额分散旗号的线下理财公司,投资人投资后公司会提供一份纸质债权清单,但是信批几乎为零,项目真实性无法核实。就算项目真实,投资资金是否进入借款人账户也不能确定,信息极不透明。
三、势利业务员,给钱啥都行
线下理财的从业门槛极低,公司只管业务员能拉来多少资金,而不管他使用何种方式。这种价值导向让业务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带着很强的功利性。
最普遍的现象是只谈收益,不提风险。很多业务员把“投资”表述成“存钱”,经常告知客户“跟存银行一样,但利息比银行高很多”,从而让客户放松对风险的警惕。
实际上,业务员自己都不清楚公司做的什么项目、资金到底流向哪里。他们只是按照公司的培训内容用最吸引人的话术诱导客户投资。
另外,线下理财的客户大多都是分辨能力较低的中老年群体,他们很轻易就会相信业务员并投入多年积蓄,业务员更不会去考虑他们的晚年生活有没有保障。
之前有媒体报道,有的业务员为了老人可以投钱,不仅天天嘘寒问暖,甚至帮忙做家务等等。
四、运营成本高,亏损坑难平
线下理财门店的业务发展依赖人海战术,此外还有高昂的房租、各种活动支出,总成本很大。
以小编了解到的一家门店为例,该门店拥有60多名员工,人均1万元薪酬,每月人力成本就是60万元;200多平米的两层店面,房租等费用5万元左右;组织投资人旅游或者见面会成本3万元左右。
一家门店每月可以做500-1000万元的资金量,上述提到的运营成本就占了10%甚至更高。这还是一家较有影响力的公司,如果是知名度低的平台,成本将会更高。
此外,加上10%以上的资金成本以及额外的催收和坏账成本,公司的盈利空间极为有限。
一旦遇到系统性风险导致逾期率上升、利润下降,沉重的门店包袱又将成为其极大的负担。
五、地域风险大,连锁起反应
某种意义上,线下理财也是民间借贷的一种形式,只是增加了一个公开的固定场所。区域内的一家门店出现兑付问题,很容易引起大量投资人恐慌并赎回资金,导致区域系统性风险。
比如近几年浙江、河北、山东、湖南等地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民间借贷危机,每一次都因为挤兑波及整片区域。
同理,线下理财公司由于同质化明显,一个地区任何一家出现问题整个地区可能都无法幸免。
正是由于线下理财可能存在的以上种种问题,我们一直建议大家远离线下理财,也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