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十次惊心动魄的金融风潮
十次惊心动魄的金融风潮
金融史学家洪葭管曾将晚清以来近百年时间里的典型金融风潮总结为十次:1866年因世界棉业危机而引发的金融风潮、1883年因倒帐严重爆发的金融风潮、1897年贴票风潮、1910年橡皮股票风潮、辛亥革命后的票号集中倒闭风潮、1916年中交停兑风潮、1921年信交风潮、1934-1935年白银风潮、1947年黄金风潮和1948-1949年的法币金圆券崩溃危机。
在《近代中国的金融风潮》一书中,吴景平则将晚清时期的几次金融风潮(咸丰年间铸造大钱和滥发官票宝钞风潮、1866年外商银行倒闭风潮、1883年上海钱业风潮和1897年的贴票风潮,以及1910-1911年上海橡皮股票风潮)归并为一章,把此后的金融风潮均单独成章。
金融风潮本身是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整个晚清阶段,虽然也发生过数次金融风潮,但总体来看,对金融业和金融市场本身的直接影响都很有限,这与那一时期的金融总体上还不发达有关,票号钱庄银行数量都比较有限,社会经济的运作固然离不开货币资金,但是严重地甚至全部依赖银行、票号、钱庄的情况还不多。
进入民国时期情况就不同了,金融与财政和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都在日趋紧密,金融业本身发展迅速,金融市场规模扩张,信用关系膨胀并且多样化。这一切都使得货币信用关系日益发达,伴生着信用风险的积累和放大,金融风潮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和深远。
比较典型的风潮有中交两行的停兑风潮、信交风潮、历次主要的公债风潮、1930年代中期的白银风潮(含小三行挤兑风潮和改组)、抗战时期的外汇风潮、战后初期的外汇与黄金风潮、国民党统治覆亡前的法币与金圆券风潮,从时段看涉及民国初年到1940年代末,从地域看以近代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为主,从机构看涉及华洋银行与钱庄业,从市场种类看涉及证券、信托、外汇、金银等,且这些风潮均被各种金融史著作、教材提及,具有很强的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