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车险改革成效显著 市场进一步成熟
据悉,2015年2月保监会便启动了商业车险改革工作。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商业车险改革分三个批次在全国陆续实施。在此阶段,商业车险改革指向了影响车险保费的4个关键系数——无赔款优待及上年赔款记录(NCD)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保险公司可在规定范围内通过对4个系数进行调整,获得部分自主定价权。
业内人士表示,改革实施以来,车险保费收入平稳增长,险企承保利润稳中有升,行业赔付率有所下降,消费者满意度不断提升,这都表明商业车险改革具有可持续性,并且已经具备了普遍市场化的基础。
消费者受惠空间扩大
改革前车险保费折扣最低为七折,一轮改革后“七折令”取消,低风险车主最低折扣在4.3左右。
“自改革以来,车险市场长期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市场化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形成机制正逐步形成,行业风险定价能力、创新服务能力、新技术运用能力不断增强,车险行业的规模及效益均得到稳步增长,发展态势稳定。保险责任范围进一步拓宽,多数车主保费下降,使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朱进元在会上表示。
商业车险改革自全面实施以来,车均保费较改革前下降了5.3%,承保利润稳中有升。2016年全国车险综合成本率为99.07%,同比下降了0.32个百分点。实现车险承保盈利58.68亿元,同比增加70.28%。其中,商业车险实现承保利润95.04亿元,同比增加11.35%;交强险承保亏损36.36亿元,同比减亏14.53亿元。保费收入平稳增长,同时,综合赔付率显著下降,2016年全国车险综合赔付率为57.89%,同比下降2.45个百分点,其中商业车险综合赔付率为52.84%,同比下降3.21个百分点。
消费者受惠空间扩大。据刘峰介绍,改革前车险保费折扣最低为七折,一轮改革后“七折令”取消,低风险车主最低折扣在4.3左右。本轮深化商车改革以后,预计大部分最低折扣可下降到3.8左右。
“高保低赔”问题得到解决。此次商业车险改革完善了商业车险的定价方式,实现了车型定价。以往的车损险保费是由保额或者新车购置价决定的,改革后转变为由综合考虑某一车型的车辆价值、安全性和维修经济型等多种风险因素确定。“深化商车改革,对消费者来说,可以带来整体保费的下降,使理赔质量提高,满意度及获得感提升。”朱进元说。
另据了解,近期保监会将调整保险公司车险自主费率浮动下限,具体为:在北京等26个地区,将自主渠道系数浮动下限从0.85下调到0.75,自主核保系数保持不变,浮动下限仍为0.85;在天津等8个地区,将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浮动下限均从0.85下调到0.75;在河南保监局辖区,将自主渠道系数浮动下限从0.85下调到0.75,自主核保系数浮动下限从0.85下调到0.80;在深圳保监局辖区,将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浮动下限均从0.75下调到0.70。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创建了行业车险示范条款体系。在车型识别编码体系建设、费率测算工作机制、车型风险精细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据悉,过去的3年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创建了行业车险示范条款体系,制定并发布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综合商业示范条款》、《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损失保险示范条款(全面型)》、《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出境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示范条款》等4项行业示范条款。
朱进元提道,《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综合商业示范条款》整合了2009年的A、B、C条款,彻底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高保低赔、无责不赔”问题,通过对之前条款责任免除中争议较大的“车上人员在被保险机动车车下时遭受的人身伤亡”、“驾驶证失效或审验未合格”等15项内容进行删减,将三者险中“被保险人、驾驶人的家庭成员人身伤亡”列入承保范围,并将38个附加险整合为11个,还将5个附加险并进主险保险责任,实现了保险责任范围的扩大和附加险的精简整合,为消费者理解条款与后期理赔提供便利。
2016年,在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的指导下,中保协正式启动了“商业车险创新型条款专家评估”工作,这是商业车险改革的一项重要辅助性措施。“各公司积极上报创新条款,行业车险后备产品的种类得到了极大丰富。”朱进元表示,截止到2017年6月,共计13家公司申报了120项产品,其中主险34项、附加险86项。中保协先后召开8次评估工作会议,对11家公司申报的产品共计53项进行了评估,其中有4项通过了创新评估,并根据规则,将消费者诉求较为强烈、行业申报比较集中的“商业三者险节假日限额翻倍保险条款”等上升为行业示范条款。
“为精准实现车型定价,中保协针对之前国内车型名称和编码不统一,无法形成标准化测算数据的情况,参考国内外经验,反复论证后形成了一套车型识别编码体系并在行业推行,目前已形成涵盖国内保有的全量约20万款车型的数据库,并保持每日50-70款的新车型更新量”,朱进元表示,此编码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经中保协积极申报,目前已列入国标委2017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同时,为保证改革顺利上线,中保协高起点建设行业车型纯保费生产中心,实现了全国范围的纯保费数据生产、推送,数据量达到4亿条并保持着每天近20万条的增长量。
此外,在完善费率测算工作机制、落实车型风险精细化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中小险企需重新定位
商业车险改革为中小公司提供了发展机会,中小险企可以通过产品细分、客群区域细分等来获得竞争优势。
当前,市场上有观点认为,商业车险改革会对中小险企造成冲击,导致其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规律。”刘峰认为,这次改革是市场化改革,随着其不断深化,市场规律的作用将逐步扩大,中小险企经营的困难现象在过去、现在、将来都将存在。“保险市场在金融领域中是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新进入的险企若想获得发展空间必将付出努力,比如在资本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即便是大公司,如果不能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也会在竞争中衰落。小公司如果能抓住机遇,也能脱颖而出。“中小险企的出路是"避其锋芒",选择大公司关注度不够、发展能力水平不强的领域发展。找准市场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自改革以来,保险领域的市场集中度便呈现出下降趋势。2016年,车险保费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市场份额合计为65.87%,同比下降了0.28个百分点,车险保费收入排名前五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合计76.85%,同比下降了0.57个百分点,车险保费收入排名前10位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合计88.67%,同比下降了0.39个百分点。
安盛天平财险董事长胡务表示,商车改革为中小公司提供了发展机会,中小险企可以通过产品细分、客群区域细分等来获得竞争优势。“改革后,中小公司要回到核心竞争力上面,未来的出路是做专、做细、做精,产品端更专业、专注细分市场、做精产品服务或定价。”
对于未来车险市场的发展方向,人保财险副总裁华山认为:“未来的车险市场会从三个方向变化。一是由规模增长向有效增长转变;二是由单一市场价格竞争向价格与风险相匹配转变;三是由示范条款向产品多元体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