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万能险停售 4月新推万能险利率料已下降
穆迪助理副总裁袁永基表示,在与部分险企沟通中发现,4月1日之前,主要是储蓄型成分为主的万能险已经停售,分红险暂未停售。
“今年万能险出现了收益率普遍走低的现象。一部分公司停售了万能险,将重点放在做保障业务方面。”广东省一位负责机构销售的保险公司经理表示,万能险产品近期来看不会成为险企的业务重点。
袁永基进一步表示,保险公司都看最新监管政策,万能险始终是一个风险,大家会减压,或设计产品时更为小心谨慎,这也是监管环境的大趋势。这也促使保险公司有空间去调低结算利率,减少了行业压力。
万能险短期不会成为业务重点
去年保监会密集出台对人身险的系列政策,对保险业市场的影响立竿见影。
“近期,很多保险产品已经没有销售额度,很多理财型的万能险产品都下架了。”广州地区某国有大行网点的一位理财经理陈先生表示。事实上,万能险产品收益率降低对客户吸引力也在下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所回升,不少客户在做理财的时候,已经重新关注理财产品。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穆迪助理副总裁袁永基表示,的确听到保险公司的反映,4月1日以前就有万能险停售的情况。险企关注焦点由万能险转至分红险和传统型保险。2016年9月及12月的监管新规对分红险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分红险保证利率是较低,一般是用非保证利率去吸引投保人,受监管的压力没有万能险那么高。
他认为,监管层也看到这个情况,某种程度分红险让保单持有人分担了险企的投资风险,并不像万能险那样,由于整体市场的关系,结算利率很难调低,因而险企要承担所有的投资风险。
保障型险种亦成为大多数险企发力的重要领域。
“今年万能险出现了收益率普遍走低的现象。一部分公司停售了万能险,将重点放在做保障业务方面。”广东省一位负责机构销售的保险公司经理表示,万能险产品近期来看不会成为险企的业务重点。
4月1日新推万能险利率料已下降
2015年2月,保监会取消万能险产品2.5%保证利率上限后,万能险逐渐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保险产品之一。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大部分涉及为万能险产品)增至人民币11860亿元,占行业规模保费的34%,较2014年底增长203%
动辄5%至6%的结算利率,是万能险产品吸引投保人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从2016年年末开始,这种优势不再。
调查发现,早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不少险企陆续调低当月万能险结算利率。而今年3月,利安人寿的一款产品将当月结算利率由4.8%调低至4.6%。
针对这种情况,袁永基表示,目前有万能险产品调低利率,有可能这些产品调低后会减低吸引力,公司会去设计其他产品。
袁永基进一步表示,保险公司都看最新监管政策,万能险始终是一个风险,大家会减压,或设计产品时更为小心谨慎。这也是监管环境的大趋势。这也促使保险公司有空间去调低结算利率,减少了行业压力。
在袁永基看来,在4月1日之后,险企新推的万能险年期会长些,结算利率应该调低了,很难做到以往5%、6%以上的结算利率。万能险作为储蓄产品竞争力已降低。他表示,很少公司会主动推万能险,而是会推一些期限长一些的产品,比如年金以及传统型寿险,这是因为这两类产品的投资回报比较固定,公司容易去管理利率风险。相对而言,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是浮动的,市场加息,万能险亦会有调高压力。
“在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今年健康险这类保障型险种或许会替代万能险的风头。”广东一家寿险公司副总表示。
或影响保险资产配置
保险资产配置亦促使险企对万能险的热情有所下降。
穆迪一份报告显示,高回报、高流动性的特点使中国万能险产品极受保单持有人的欢迎,这些特点也对保险公司的信用状况带来风险。
特别是,一些保险公司采用所谓的“哑铃型”(barbell)资产配置策略,一方面持有大量(短期)现金,以应对可能较高的退保率,另一方面将其持有的(长期)非现金资产投资于高风险资产以实现目标回报。这种策略加大了信用风险和久期错配风险。
国内五家主要销售万能险的保险公司的现金等价物资产2015年增长了人民币1440亿元,大致相当于其同期收取的万能险保费的35%,这亦反映了寿险公司的“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大量持有现金可部分缓解万能险产品相关的流动性风险,但同时也凸显了显著的退保风险和相关潜在损失。
袁永基表示,因为万能险退保风险预期较高,保单在两年后到期,有关资产就要卖出去,因此要预留多些现金在账。若是本身长期性的保单,保险公司会多一些灵活性去买一些久期匹配的产品,譬如债券等。若是追加一些久期匹配的投资,对保险公司的资产与负债久期管理是好一些。
令人关注的,4月11日及12日,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保基金”)保险行业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及,短期内人身险行业现金流风险整体可控,但行业满期给付和退保压力依然较大。银保渠道及趸交业务占比高,资产配置激进的公司容易出现现金流风险,在外部环境出现变化时,新业务可能萎缩,若资产端投资期限存在错配情况,则可能面临资产变现需求,专家建议应加强战略管理、压力测试、制定应急计划。同时,需高度关注声誉风险,公司治理风险较高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