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网贷履约保险 是肥肉还是地雷?
保险公司与网贷平台合作的履约保险业务,在借款人还不起钱时进行全额赔付。投保了履约保险的平台当中,有的项目涉及私募债拆分公募化、债权转让当中的超级债权人等高风险区域,创新以及层层交易结构掩盖了项目风险,为之投保的保险公司浑然不觉从而陷入危险。
“承保网贷项目不是不能做,关键要看怎么做才是低风险。”一家总部位于华南的财险公司产品负责人说,网贷经营的是次级资产,本身就具有高风险性,同时产品设计越复杂、交易链条越长风险越大,如果保险公司不具备甄别平台和项目的能力,就很容易踩雷。
肥肉还是地雷?
网贷平台非常热衷与保险公司合作,“有保险”成为强有力的背书。那么,网贷对保险公司来讲,究竟是块大肥肉还是一颗地雷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声称有保险的平台有100家左右,涉及的保险产品包括账户资金安全险、人身安全保险、财产保险和信用履约保证保险。这当中只有履约保证险才是真正保证投资人“兑付”,即借款人还不起钱了,保险公司对平台上的投资人进行先行赔付。而在声称“有保险”的100家网贷平台当中,有履约保险的平台只有10家左右。
“很多投资者看到‘有保险’便投资,实际上有履约保险的平台不多。”深圳某网贷平台总经理说,从前段时间债务违约来看,履约保险也涉及了一些高风险领域。
目前,履约保险承保的网贷平台项目有三种模式,一种是保险公司自己开网贷平台,为自家平台提供项目,并为其提供履约保险,这种模式风控牢牢把握在保险公司自己手中,同时通过平台二次风控,风险进一步降低;而且项目小而分散,对风险有强有力的把控能力。另一种是为其他无关联的平台项目提供履约保险,该平台上的产品多种多样,不乏私募债产品通过拆分以公募形式出售。第三种保险承保的平台项目,表面上看是分散的投资人,但是实际上采用超级债权人的做法,即债权转让模式。
上述深圳网贷平台总经理认为,保险公司和投资人想要避免踩雷,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即参考网贷的监管规定,看看平台上的项目是否小而分散,是否有拆标、资金池等行为,项目与投资是否真实一一对应。
然而,一些不符合规定的产品,通过种种“创新”变魔术的手法,合规合法到平台上进行销售,但是背后高风险的本质没有改变,所以保险公司一不小心就会踩雷。
比如私募债,是指与发行者有特定关系的少数投资者募集的债券,发行和转让均有一定的门槛。说白了就是私下针对比较有钱、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人,而不是风险承受较弱的普通大众。但是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创新”,把单笔私募债进行多期拆分,从而使得每一期投资人不超过200人限制,投资门槛却从数十万元降至1万元,门槛大降之后,普通大众就可以购买私募债了。
“一个数亿甚至数十亿的大项目,经过拆分成无数个小项目,但是实际上背后对应的是一个债权人,一旦违约保险公司要面临巨额赔付,一些小型财险公司会因此倒下。”上述财险公司产品部负责人说。
风险引发监管
面对高增长的网贷行业,保险公司就只能袖手旁观,不能从中分一杯羹吗?上述深圳网贷平台总经理说,“如果平台本身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项目小而分散,不良率和逾期率低,资产质量高,财险公司与之合作履约保险,就会形成双赢。”
其认为投资者要自己多做功课,比如看平台项目是否小而分散;保单是否直接保到投资人,即投资者名字是否出现在保单上,是否对本息进行保障;最好是平台上所有项目都进行投保,“部分进行投保,说明其他项目并不那么可靠,又或者平台只是以少部分项目投保作为噱头,来吸引投资者。”
那么,作为投资者要如何识别“有保单”的平台,保险公司的机会又在哪里?
多米网创始人陈雄分析说,一要看保单保的是谁?直接保障投资人、即履约保险相对安全,如果是保中间商(比如保理公司、贷款中介等),则存在一定风险,中间商拿到保险赔偿之后可能不会把钱交给投资人。二要看保单的真实性。保单都会有保单号,可以用这个保单号到保险公司官网查询其真实性。三要看保险保什么?保本金还是本金和利息一起保,是全额保还是只保一定比例(比如九成、七成等)。这些在保单的“保险责任”部分的条款里会有约定,投资的时候需要留心查看。四看免责条款合理与否?如果有不合理的免责条款,保险人就可能因此拒绝赔付,所以投资人要留意免责条款是否合理。五看赔付是否及时?项目逾期之后什么时候赔付,关系到投资人什么时候能收回资金,也非常重要。有的约定逾期数天甚至第二天就赔付,有的约定3个月之后才能赔付,其中差别很大,可能会影响到投资人的资金流动性。
面对如此复杂的保险知识,投资者估计要搞清楚不容易,好在监管层利剑出鞘。
1月9日,证监会公告了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的召开情况。证监会在官网通知中指出,一些金融资产交易场所将收益权等拆分转让变相突破200人界限,涉嫌非法公开发行;“微盘”交易涉嫌聚众赌博。由此可见,网贷平台通过拆分收益权违规上线私募债的做法被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