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港险难度增加 资产非法转移遭严防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近日答记者问时明确外汇管理的。“购买香港保险是否遇阻”再度成为消费者关心的话题。分析人士认为,“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对内地投资者投资移民、购买海外保险尤其是大额保单和买房影响较大。
赴港买保险新动向
“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关注的是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具体来说,这类账户包括存款账户、信托账户、现金价值保险合约、年金合约、持有金融机构的股权和债权权益等。需要申报的内容则包括账户及账户余额、姓名以及出生日期、账号及账户余额、税收居住地、年度付至或记入该账户的总额等。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就改进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答记者问时表示,过去,我国国际收支个人购汇中存在一些漏洞,致使部分违规、欺诈、洗钱等行为时有发生,包括利用经常项目从事资本项目交易(比如海外购房和投资等),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下钱庄等违法行为,这扰乱了正常交易秩序,对广大遵守个人购汇规定的居民形成了利益侵蚀。当前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资本项下个人对外投资只能通过规定的渠道,如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实现。除规定的渠道外,居民个人购汇只限用于经常项下的对外支付,包括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购买非投资类保险以及咨询服务等。
而在内地游客赴港旅游大幅缩减的前提下,购买香港保单的金额飙升,已经显示出外汇正在通过香港保险这一渠道流失。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对内地个体投资者投资移民、购买海外保险尤其是大额保单和买房影响最大。监管层着力防范违法金融行为的相关措施,将逐步净化金融环境。
购买难度增加
实际上,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下,内地消费者跨境购买香港保险产生的市场争议已有显现。2016年10月末,一则“10月29日凌晨银联将关闭香港地区保险业务消费通道,内地客户无法在香港刷银联卡缴纳保费了”的消息引发保险业内外关注。银联随后发布公告称,将继续在监管政策框架内提供境外保险类商户的银联卡支付服务,但除了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外,全面暂停内地居民通过银联卡在香港地区投保。相继而来的是,友邦、保诚、安盛、富通、大都会人寿和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对于银联刷卡新缴保费都做出了不同的详细限制。
资料显示,内地消费者赴港热衷购买大额分红型寿险保单或者巨资购买投连险。随着“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启动,加之内地严查资本违法跨境转移,购买香港保险的一系列程序难度均将明显增加。
了解香港保险的人士表示,目前香港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实质执行有关规定,内地人士购买香港保险的渠道受到限制。分期缴款的重疾和投资型保险,如果不按期限或者一次性缴完,就无法通过时间价值产生保障和投资收益,对于保费适中的香港保险来说,续缴保费的投保人可以通过转到香港账户里的外币取现后缴保费,也可以通过银联ATM外币取现以及现金缴纳的方式来操作。
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我国外汇管理制度,内地居民购买境外投资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交易,是尚未开放的项目,非法代理的机构和人员向内地居民推销香港保险并安排赴港签约,破坏了我国外汇管理制度,造成资产外流甚至黑钱清洗,危害我国经济金融安全。此外,香港市场面临理赔、退保纠纷和洗钱等风险。
严防非法转移
从目前情况来看,香港各家保险公司印制了新的保单申请书,要求内地消费者必须填写个人税收居民身份声明文件,香港保险公司会要求内地居民提供境内税务居住地及税务编号,如果消费者不能提交相关信息,则无法投保。
瑞信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国家外汇局收紧内地个人购汇申报程序,短期将对市场产生影响。
从金融监管角度看,香港保险已成为一些个体转移资产的手段之一。业内人士表示,内地居民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对外币资产配置需求增加,高收入居民通过购买香港保单可实现财富传承、资产转移甚至藏匿等目的,而香港保险产品较内地具有简单的比较优势,对中高收入群体形成一定吸引力。
从市场参与者因素来看,香港保险的高佣金吸引了部分非法机构和人员加入,也有香港保险机构推波助澜。一些香港保单以地下手段操作,导致执法部门取证难度大。在佣金支付方式上,通常直接付款到以个人名义开具的香港账户,后续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配、划转,隐蔽性强、取证难度大。
2016年以来,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保监会等部门加大了对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政策调控,引起市场较大反响。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内地居民赴港购险现象形成原因复杂,相关部门应开展联合监管,从严厉打击境内非法销售行为、深入揭示购买香港保险存在的风险、不断提高境内保险产品竞争力、完善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合理引导内地居民保险需求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