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增信助推企业融资
保险也开始“插手”企业融资了?没错。说起阻碍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恐怕非“缺钱”莫属,尤其资产规模小、经营和财务信息不甚健全的中小微企业,因综合实力较弱,信用等级较差,加之难以满足一定的抵押与担保条件,往往令重在规避信贷风险的传统金融机构“敬而远之”。如此窘境之下,保险机构“挺身而出”,向诸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伸出援手。在此次苏宁金融“联姻”保险公司之前,已经有不少险企通过保险增信的方式,携手商业银行,助力企业更高效地获得信贷支持。
譬如,某财险公司推出“纯信用无反担保大额信贷保证保险”,即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而设计,借助该险种,企业无需提供抵押,也可从银行获贷,其主要由贷款利息和保险费组成的融资成本,相比抵押、质押贷款更为低廉。若出现贷款逾期风险,将由险企向银行代偿。这不,某企业集团7月份与该财险公司签约投保该险种,现已从相关银行获得了首笔3000万元的信用贷款。
又如,湖南省8月份启动了“精准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同样由保险公司充当“担保人”角色,帮助当地小微企业及贫困农户获得信贷支持。典型如一家蔬菜合作社,在无需抵押的情况下,向相关险企购买该险种后,即向银行申请到50万元贷款。据悉,通过启动此次试点工作,湖南省预计一年内将发放贷款金额超过15亿元。
实际行动“亮点”诸多
上述两则,乃是保险增信助力企业融资的新近事例。盘点险企在此方面的实际行动,还有不少亮点可挖。
譬如,面向有资金需求,却难以达到银行资信标准的中小微企业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贷款人投保该险种后,用保单作保证,就能从银行获得较低利率(最高不超过同期基准利率上浮30%水平)的贷款。如一家从事网络开发的小微企业,因启动资金不足,举步维艰,后通过某险企旗下的“创业创新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从银行顺利获贷10万元,及时购买了办公等设备。
值得一提的还有专门针对中小科技企业,采取“政府+保险+银行”风险共担模式的履约保证保险。这是指保险公司向债权人(银行)承诺,如果被保险人(中小企业)不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履行义务,由险企承担赔偿责任。此间,地方政府也拿出贷款风险补偿准备金,一旦发生贷款损失,政府承担25%、保险公司承担45%、银行承担30%,这就有效解决了传统信贷模式下,中小科技企业因缺乏充足抵质押物而难以获贷的问题。
此外,为满足从事商品零售的个体工商户对于经营资金周转及经营场所装修的资金需求,某险企推出“商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商户投保该产品,保额覆盖贷款本金,不用另外提供抵押担保,即可获得最长一年,最高30万元的银行信贷支持。与此同时,针对商户在抵押贷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抵押物意外受损问题,某财险公司开发了“个人商户小额贷款综合保险及附加险”,其以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主等经营商户为投保人,商户所贷款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被保险人,若商户贷款的抵押物受损,由险企提供还贷服务。若抵押物在保险期间内发生全损或推定全损,险企按照事故发生时《借款合同》项下未偿还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余额之和,向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让商户免除了后顾之忧。
可见,在企业寻求突破融资瓶颈的道路上,保险的参与提供了更多解决难题的机会。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只有那些有真实生产资金需求、有良好信用记录与发展前景、有可靠还款来源的企业,才能真正借由保险的“臂膀”受益。这项“基本准则”,始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