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医养融合 险企前途几何?
健康的养老意味着生活服务与健康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必须把医养统筹考虑,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中央连续发文强调医养融合的背景。
面对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所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近年来,商业保险公司以各种方式纷纷参与到医养融合的实践中。而在我国老龄人口结构复杂的现实环境下,商业保险公司的探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实的召唤
所谓“医养融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事实上,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顶层早有设计。从2012年开始,这个理念多次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和有关会议精神中。2013年8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探索养老、医疗、家政、保险等领域的互动发展,随后几年中,《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相继颁布。
与此同时,商业保险在医养领域中发挥的作用也愈加受重视。2014年10月,在“新国十条”颁布后不久,国务院又印发了《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将商业健康保险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6年7月,在“十三五”保险发展与监管专题培训班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特别强调,“十三五”期间是保险业全面参与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老龄化事业、构建民生保险保障网的关键时期。保险业要顺应国家大力推动医养结合、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大趋势,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着眼于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推动形成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等相衔接的、贯通生命全周期的医疗服务体系。
这种思路和安排的背后是现实条件的推动。中国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的门槛,并处于逐步加深的阶段。而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而随着老龄化加剧、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会大幅度增长,如何为这些老人提供适宜的生活照料与健康管理服务,政策制定者们面临巨大的压力。
资金压力更加棘手。在8月18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医养保险高峰论坛上,不少发言嘉宾都谈到目前养老和医疗基金账户收支捉襟见肘的状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就直言不讳地谈到:“由于卫生费用增长过快,医保的负担日益沉重,现在不少地方的医保开始出现穿顶风险。”
于是,政府的力不从心与现实的强大需求就为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医养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多点探索
从目前的国内市场来看,商业保险公司发展医养融合业务较为迅速的是刚刚获批改组保险集团的泰康人寿。经过近十年的海外考察,泰康在借鉴美国“凯撒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养老社区概念,建立起虚拟保险与医养实体相结合的模式。目前,泰康已经在全国8个城市布局“泰康之家”连锁养老社区。根据不同程度的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分为独立生活区、协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记忆照护区,可根据老人不同阶段需求,提供相应程度的照护服务。
2012年,与养老社区相衔接的泰康“幸福有约”养老计划推出,确定“幸福有约”的客户通过购买养老保险,享受保险公司专业理财服务,年老时可以入住泰康养老社区。
选择这种方式参与医养融合的不只是泰康,许多保险公司也建立了相应的养老社区投资计划。如平安集团投资170亿元开发浙江桐乡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合众人寿在湖北武汉、安徽合肥投资148亿建设“健康谷”,中国人寿的河北廊、海南投资建设养老社区,此外,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新华人寿等保险公司也有类似的投建计划。
不过,商业保险公司投资建设养老社区并不单纯是为政府分忧,除了迫切等待满足的市场需求,可观的投资收益更是保险公司所期待的。养老社区是重资产、长周期的产业,随着发展逐渐稳定,产生了生产力和回报,相当于发行了一个长期固定并具有稳定回报的债券,完全符合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资产配置的要求。
除了作为提供服务的主体直接参与到养老社区中,商业保险公司也在尝试通过专业的控费和投资能力参与到医养“三支柱”体系的建设中。
首先,商业保险公司希望配合医疗改革,建立医疗控费体系,帮助政府缓解医保基金不足的压力。目前,多地的基本医保和大病医保都交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商业保险公司逐渐发展出以智能审核技术和决策支持技术为核心的医保业务系统。泰康人寿执行副总裁兼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说,希望借助第一支柱医保社保承办,更多地延伸这些人未来对商业保险的需求,并帮助他们实施健康管理,改善生活方式。
而在第二支柱方面,商业保险公司一方面试图为企业员工提供医疗养老保障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则利用投资优势实现职业年金、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泰康受托和投资管理的年金规模达到1331亿元,投资回报率累计61.44%,为客户创造了一多半的收益。
当然,长期护理保险是讨论医养融合绕不开的话题。呼声持续高涨,却始终未有正式的名分。未来究竟会被确定为社会保障还是商业保险,仍不得而知。不过,无论是作为社保经办还是作为商保承保,长期护理保险都将是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医养融合的重要入口。
前路漫漫
虽然,通过投资养老社区参与医养融合的模式,正在商业保险公司中进行的如火如荼,却也必须面对现实的考验。“十三五”规划中对养老方式的明确说法是,“以居家为基础,设施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也就是说,至少在未来五年内,机构养老不会成为社会的主导模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认为,机构养老局限性非常大,因为成本过高,中低收入阶层不具备相应的支付能力。
那么,如何在居家养老和设施养老中找到切入点,就对商业保险公司提出了挑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余勋盛提出,保险业应积极探索开发符合全周期健康管理或老年人综合需求的产品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相衔接的贯通生命周期的保障和服务体系。换句话说,这考验的是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能力。
葛延风认为,接下来,促进老年生活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深度融合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健康教育和监测融入健康老人的日常生活服务当中;二是对于患慢性疾病的老人,应开展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如定期检查、用药提醒、健康状况监测等;三是对需要提供康复护理的老人;发展家庭病床、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四是对所有的老人提供全天候的应急服务。那么,如何在这些方面提供适宜的保险产品,商业保险公司恐怕还要经历漫长的探索。
而现阶段,商业保险公司斥巨资打造的养老社区,也面临着“养有余医不足”的尴尬局面,商业养老社区面临着对接公共医疗资源的挑战。入住某著名养老社区的潘女士说:“我感觉略微不足的地方就是社区的医疗还不是很健全,正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现在只有基础的医生和康复科,很多医疗需求仍然无法覆盖,也不能通过医保支付。”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终极关怀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但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深层影响,这一方面的诉求更加属于内心的需求,而不适合宣之于口。因此,如何巧妙地将这一类产品以“打包套餐”的形式融入到医疗或养老产品中,也是商业保险公司未来设计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泰康之家燕园的居民王鼎盛是中科院院士,他用18个字评价了泰康养老社区:“起跑暂时领先,前途光明遥远,实现尚需努力。”或许,这用来形容商业保险参与医养融合的现在和未来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