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上市遭哄抢 保监会紧急发文摸底
今年3月份,中短存续期新规实施后,险企通过调整业务策略以减少带来的影响。在走访银行网点时注意到,万能险大户在银保渠道实施限量限时销售的策略,保持了上半年的保费高增长态势。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再次排查中短存续期产品,意味着保监部门的上述整肃规范进入了实操阶段。
3月18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立即停售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存续期限在1年以上且不满3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销售规模在3年内按照总体限额的90%、70%、50%逐年缩减,3年后控制在总体限额的50%以内。
事实上,自新规实施以来,险企就在不断调整业务策略,以减少新规实施带来的影响。
据了解,如今,2~3年期、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的万能险,在银行网点理财产品中已经成了紧俏品,保险公司在各银行渠道中实施限量限时销售的策略,畅销万能险甚至一上市就被抢光。
不仅如此,多家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其他短期(5年期以下)的万能险产品有随时停售的可能。比较夸张的是,客户还未完成填单,其购买的万能险就停售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对万能险业务数据摸底通知的下发,意味着保监部门的上述整肃规范进入了实操阶段。
据悉,此次万能险摸底,包括但不仅限于存续时间不满5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万能型)。此次需要各人身险公司报送的万能险数据,主要按预期存续期限在3年期以内、3~5年期、5~10年期、10年期以上等四类进行填报,包括相对应的规模保费收入、产品全称、险种类别、最近月份结算利率、对应万能账户投资收益率、对应万能账户主要资产配置品种。
业内人士认为,除再次排查中短存续期产品之外,此次对万能险市场情况的摸底,可能与预防利差损风险有关。
利差损风险是目前保监会聚焦的行业十大潜在风险之一。据悉,监管部门将重点检查保险机构的资金运用收益情况、负债成本情况、当前利差损情况;重点检查保险机构是否建立了防范利差损风险的相关制度或管理流程,资产负债管理方面是否考虑到收益匹配,负债端是否根据市场利率变化适时调整负债成本,如果出现利差损是否采取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虽然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可以调整,为了提高产品的吸引力,人身险公司往往倾向于提高预定利率,进一步增加了刚性负债成本,加剧了利差损风险。”一位保险业人士称。
以银保渠道热卖的一款5年期交万能险为例,每年定投10万元,犹豫期后即返还4000元,1年后返还金额为8000元、2~5年每年返还12000元,若返还金额继续以复利计算,保单满5年,在最低保证年利率3.5%的情况下,相当于年化利率4.4%;按历史结算年利率4.8%测算,相当于年化利率4.56%。
而在资产端,受到资本市场的波动剧烈影响,险企通过万能险举牌上市公司出现浮亏,引发流动性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