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举牌考验控仓能力 节奏放缓谋求收益最大化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为险资举牌带来了机会成本。近半年来的收益贡献率将掣肘保险机构一段时期内的业绩表现,考验险资调仓换股的智慧。保险资金举牌遇冷并不代表对权益类投资机会的放弃,而“相机抉择”很难成为保险资金权益类战略配置的策略。考虑到风险约束,保险公司会选择通过增加大盘蓝筹股配置比例、减小中小市值股配置比例来对冲价格风险给偿付能力带来的影响。只有以高质量的保险业务为根基,保持适度的杠杆水平,再结合价值投资,才能够实现“举牌”模式的可持续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举牌节奏放缓
保险资金举牌的话题成为近期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保险业负债端和资产端承压的情况下,权益类投资成为业内机构冀望提升业绩的主要渠道。经过长期投资实践,保险资金已成为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体现出一定的投资偏好。
截至目前,上市公司已披露的中报显示,保险资金出现在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在板块方面,食品、化学制品、医药、公用事业、计算机等成为保险公司新进或增持的重点领域。
整体来看,保险资金成为股东“座上宾”最为明显体现在银行板块。梳理公开信息发现,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各有四席由保险机构或产品占据。安邦保险、华夏保险已成为民生银行的大股东,平安保险和阳光保险则是平安银行的大股东。中国人保、天安财险是兴业银行的大股东。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则各有三席由保险资金占据。此前,富德生命人寿接连举牌浦发银行,使得外界尤为关注险资对于银行股的兴趣。
围绕“宝万之争”展开的一系列事件将保险资金对房地产个股的兴趣展现在资本市场面前。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至少有54家A股上市房企被险资重仓持有,中国平安、前海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安邦保险等都持有大笔上市公司股份,而股权分散个股明显成为险资的投资集中地。例如,金地集团前十大流通股中的六席为保险资金,分属富德生命人寿、安邦保险和天安财险;万科则迎来包括前海人寿在内的资金和安邦保险对于其股权的竞逐。
由于二级市场表现疲弱,险资2016年以来的举牌行为较2015年明显减少。根据统计,截至2015年末,共有10家保险公司累计举牌了36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总额约为3650亿元,尤其是2015年下半年,险资举牌密度集中。而进入2016年,在A股市场上大手笔举牌的险企寥寥无几,仅胜利精密、长江证券、保利地产等个股公告了保险资金举牌的新动作。
浮亏考验控仓能力
在险资举牌遇冷的背后,是股市持续震荡对保险资金配置构成考验。“宝万之争”中宝能系资金一度承受万科股价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使得市场各方担心相应的保险资金可能蒙受投资损失。而实际上,从2015年底保险资金举牌的几只个股情况来看,目前险资确实承担着浮亏的压力。
2015年底,安邦保险举牌行为涉及6家上市公司,包括万科A、大商股份、金融街、欧亚集团、同仁堂、金风科技。阳光保险则举牌了承德露露、中青旅、凤竹纺织、京投发展。彼时市场一度形成“险资举牌概念股”的追涨形势,相关标的走出一轮行情,但随后市场出现调整,数只个股较举牌时价格出现浮亏。
保险业内人士表示,保险资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一般看重长期投资收益,不会以短期内的股价波动为参考,险资投资举牌也是权益类投资的常态。但市场的不确定因素确实为险资举牌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成本,半年多以来的收益贡献率将掣肘保险资金的业绩表现,考验险资调仓换股的智慧。
券商分析人士表示,保费端压力、看好标的和偿付能力要求等是2015年末举牌潮出现的原因,但难以持续。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负债成本比较高的中小险企还是有动力通过股票市场赚取一个较高的收益率,但会有一个限度。
高华证券认为,以上市险企为例,近日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太平发布盈利预警,利润下降的主要推动因素应与2016年一季度相同。一方面是由于传统产品的准备金增加,另一方面则体现为A股盯市损失造成投资收益下降,权益类投资盯市一直是导致净利润率波动的最重要因素。
市场人士表示,保险资金举牌遇冷,并不代表对权益类投资机会的放弃。一方面,A股延续震荡趋势为保险资金判断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为了分散风险,除非特别看好某些个股,否则在投资上缓步增持是更好的选择。目前保险资金购入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不足5%,这些个股都可能是未来保险资金加仓的对象。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表示,“相机抉择”很难成为保险资金权益类战略配置的策略。从2016年的情况来看,考虑收益率优势和配置空间,险企会不断发掘新的投资方向,存在收益空间的股权投资可能成为选项。
谋求持股利益最大化
2016年,保险业在负债端和资产端都面临考验。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和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水平和行业经营效益都出现下降,两端的多方面风险也有所暴露,监管部门正着力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严查风险,并加以防范和处置。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对防御性板块将呈现出明显偏好。华泰证券分析师谢皓宇认为,相比于以规模为导向的“偿一代”,“偿二代”以风险为导向,加大了对蓝筹股票的容忍度,利好险资配置房地产板块。在维持权益配置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会选择通过增加大盘蓝筹股配置比例、相应减小中小市值股配置比例来对冲价格风险对偿付能力的影响。
谢皓宇表示,保险资金持股方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因为当保险机构举牌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达到5%且派驻董事时,其股票投资的记账方式可由公允价值法转为权益法。用权益法核算可以避免股价波动对险企财务报表的影响,提高投资收益率,并将在“偿二代”下释放资本金,减轻资本压力。相应的,高股息率、高ROA的公司都可能受到险资青睐。
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魏涛表示,长期来看,保险公司注重长期投资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险资通过长期投资与优质上市公司共同成长,分享成长收益,并将长期资金引入市场,有助于实现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举牌后,向被投资公司派驻董事,代表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也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环境。与此同时,只有以高质量的保险业务为根基,保持适度的杠杆水平,再结合价值投资,才能够实现“举牌”模式的可持续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谢皓宇认为,从房地产板块来看,除了受“偿二代”影响,保险买入地产股还会考虑资产规模、回报率和业务合作等因素。买入的理由主要包括:一是大资金买重资产,看重投资收益;二是地产股是较高分红的价值型蓝筹股,高股息能为保险公司在持有期提供较稳定的收益;三是保险与地产在业务合作方面有紧密联系,如养老社区、REIT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