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全牌照金控平台”布局路径
中国平安、安邦人寿等频频在资本上市场亮相,完成了金融控股布局。中国寿险市场老大中国人寿也在谋求金融全牌照,在控股广发银行后,其金控之路开始走得顺畅。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人保、人寿、平安等11家保险集团(含富德保险控股集团),这些集团下属的子公司不少具备经营财险、寿险和资管等金融牌照。
上周,太平洋公司中层陈先生表示,不少险企都想走平安之路,平安旗下的银行、证券、基金等能与保险形成协同效应,焕发出巨大的竞争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冀志斌则认为,保险公司拥有长期、稳定、成本较低的现金流,为这些现金流找到出口,同时反哺保险主业,最好的办法是搭建金控平台,实现产业生态闭环及协同,这也符合混业经营的大趋势。
险企多元经营,聚齐金融全牌照
除从市场获取保费深耕自己经营的领域外,险企纷纷布局多元化经营。
安邦是资本市场最为活跃的险企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安邦拥有寿险、财险、资管、基金、租赁等多个牌照,收购成都农商行拥有银行牌照,通过收购世纪证券拿下券商牌照,9000万元入股天津信托,从而聚齐金融全牌照。
安邦保险集团官网显示,除了在A股上纵横捭阖外,安邦的触角早已延伸至海外,如收购美国信保人寿、韩国东洋人寿、荷兰VIVAT保险、比利时百年保险公司、百年银行FIDEA保险及德尔塔·劳埃德银行、美国纽约著名的华尔道夫酒店等。
平安集团旗下的产业众多,除了保险、银行、证券、信托、基金、资管等外,还有互联网金融陆金所、平安好房、平安好车等,其产业延伸至居民的医、食、住、行、玩。
目前,险企的多元化经营,涉及的领域较多,包括银行、证券、基金、资管、信托、地产、互联网金融等。合作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收购、参股外,还存在股权交换等方式。
不过,险企最为人知的动作还是对上市公司的举牌。
初步统计,去年A股市场上,31家公司被险企举牌,涉及金融、地产、医药、农业等众多行业。如前海人寿举牌万科、富德生命人寿举牌浦发银行、国华人寿举牌东湖高新等。近年来,相较频频举牌的中小型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也开始频频出手。今年以来,百年人寿、恒大人寿也涉足A股,先后入股胜利精密、宝鹰股份。
此外,险企还通过合作、入股等多种方式,与互联网金融的互动。
网贷之家研究员马骏表示,险企跟互联网金融的合作更多是出于业务需要。通过实力雄厚的平台,为险企提供大数据和用户喜好,帮助险企开发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保险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寿的另类投资布局颇引人关注。去年,中国人寿投资了Uber,上月,又参与了滴滴出行的股权融资。此前,中国人寿还成为TPG最大的战略投资者。
在险企积极跨界进行产业布局的同时,各路资本也在不停尝试跨界保险。
梳理发现,上月,江苏上市地产公司新城控股宣布设立国峰人寿。截至目前,32家险企的股东有地产背景,恒大、万达等实力巨头加入。此外,医药、实业、电商等也入局保险。比如,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收购民安财险51%股权、同方股份收购海康人寿50%股权、华邦控股收购华农财险20%股权、蚂蚁金服12亿元收购国泰产险60%股权(暂未获批)等。
保险、信托交叉持股,降低资金成本及风险
险企多元化经营的原因,或从保险、信托联手中显出端倪。
安信信托公告称,将出资4亿元与俄罗斯国家保险公司等设立国和人寿,注册资本20亿元,安信信托持股20%。
安信信托不是第一家牵手保险的信托公司,截至目前,至少有15家信托公司持有险企股权。比如,国民信托持汇丰人寿50%股权、粤财信托持有众诚保险15%、珠江人寿2.14%股权,中信信托持有中德安联人寿49%股权、泰康人寿8.80%股权,吉林信托持有中融人寿20%股权、北方信托持有渤海人寿20%股权。
除了信托持股险企股权外,险企反过来也持有信托公司股权,二者交叉持股现象较为普遍。目前,至少有6家险企持有信托公司股权。比如,中国平安持股平安信托、中国人保持股中诚信托、安邦持股天津信托、中国人寿持股重庆信托、泰康人寿持股国投信托、生命人寿持股国民信托等。
险企为何要牵手信托公司?
太平寿险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公司通过万能险等产品能够快速获得大量资金,公司要为这些资金寻找出口,放在公司的账上要承担投资者的收益,但在经济转型升级期,优质资产难觅,而信托公司有渠道,手握产业资产,可以帮助险企将保险资金与产业资产对接。而且,通过信托渠道放出资金,由信托公司监管,风险相较而言有所降低。
中融信托的尹先生认为,保险资金期限长、稳定,且成本低廉,目前为4.5%左右。投资者通过银行购买的信托产品,年化收益率超过6%—7%,信托公司从银行拿到资金需承担不菲的费用。相较而言,与保险公司合作,资金成本更低、更有期限保障。
冀志斌认为,信托公司最大的特点是具备灵活的制度优势,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近年来,市场出现的保险金信托、家族信托等业务上,都有信托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的影子。
“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冀志斌说,信保联合,存在双赢效应。如果保险、信托牌照归于一家,那么对资金的融通更有利,会产生溢出效应。
谋求全牌照金控之路或成未来方向
在混业经营的趋势下,迈向金控或是大型险企做大做强的未来方向。
近年来,保险公司资产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保监会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保险资产总额139769亿元,其中银行存款22168亿元,投资98941亿元。
如何科学管理快速增长的资产让其保值增值、避开“黑天鹅”,成为险企绕不开的话题。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市场上保险主体逐步增多,越来越多的保险主体谋求金融全牌照,走集团化之路。
目前,中国共有11家保险集团,分别是人保集团、人寿集团、平安集团、再保集团、太保集团、太平集团、华泰集团、安邦集团、阳光集团、中华控股及富德保险控股。有信息显示,根据初步测算,平安集团的市场价值最大,其次是人寿集团,接下来是太保集团、人保集团。
“虽然人寿集团是寿险的龙头老大,遥遥领先于平安人寿,但其产业没有平安完善。”保险业内人士认为,平安集团早已控股银行,获得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全牌照,且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布局较全,人寿集团获取银行牌照今年才实现,实现全牌照稍稍落后于平安集团。
不过,如今人寿集团谋求的全牌照基本集齐,银行、保险、基金、资管、信托、期货、支付等都通过控参股方式拿下。
冀志斌认为,无论是险企还是银行抑或是信托,都在谋求金融全牌照,未来,它们可能都会向金融控股集团迈进。在他看来,信保联手的实践表明,集团控制下的金融全牌照企业,资金融通便利,金融服务高效,协同效应明显,综合竞争力更强。
据了解,目前,获取金融全牌照的金融企业大约6家,分别为平安、光大、中信、人寿、安邦、信达。兴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也都公开表达了谋求全牌照的愿景。
“时下,混业经营的趋势明显,谋求全牌照的金控之路是未来方向。”冀志斌说,险企充足的现金流需要出口,同时保费快速增长也要拓展渠道,最好的途径就是组建金控集团,让旗下全牌照金融公司协同运转,让金融对接优质的产业,从而产生可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