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保险公司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与央行对接有门槛
除了中国平安和华安保险全面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目前已经有不少保险公司实现了与央行征信系统的部分对接。
2012年底,中国平安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签署协议加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首次接入的是平安产险信用保证保险部分,其后接入贸易信用保险业务,开启了国内保险公司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试点。
去年7月份,太保产险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开展合作。今年4月份,中国大地保险获批接入央行征信查询系统。同时,阳光保险、中国人保、中国信保、众安保险等保险公司也实现了部分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此外,还有不少险企已经向央行征信中心提出了合作申请,正在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例如,阳光渝融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信保”)也已经启动了与央行征信系统的全面对接工作。
据媒体报道,截至去年9月底,央行征信系统已经收录8.7亿自然人和2102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以银行信贷信息为核心,基本上为国内每一个有信用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建立了信用档案。在8.7亿自然人中有信贷记录的为3.7亿人,可形成个人征信报告、得出个人信用评分的有2.75亿人。国内所有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部分小额贷款公司,都已和央行征信系统连接。
企业与央行征信系统对接需要有一定的业务规模,同时必须有投保人的授权书,同意向央行征信中心报送和查询本人或本单位的信息。在对接前,并通过严格的试运行并验收后方可正式接入。
可以预见的是,更多保险公司也将逐渐与央行征信系统对接。除此之外,保险公司一般还会和各类大数据征信公司以及细分领域中领先的数据公司合作,充分利用征信数据来服务于保险业务的发展。
征信与保险融合会更深
“信用评估是开展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前提和基础,这就离不开征信数据的支持。同时,在信保业务领域之外,在其他保险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如传统车险领域,物联网技术、UBI技术等领域,保险和征信的融合也在不断深入。”阳光信保首席风控官梁玉苹表示。
“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后,保险公司可在获得客户授权的情况下主动查询和使用征信数据,更加方便、快捷和全面地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不仅可节约大量审核时间,还有利于甄别业务风险,提高审核效率,提升信用保证险业务的风险定价水平。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将征信信息上报央行征信系统,从机制上对潜在的逾期客户产生强大的威慑力,通过增加其违约成本的方式提高还款积极性,有效遏制不良贷款的出现。”华安保险相关负责人指出。
征信与保险的融合在违约管理方面效果显著。在数据未接入行征信系统时,部分客户对信保贷款违约持消极还款态度,对接后还款态度明显转变。
在梁玉苹看来,今后征信与保险的结合将会越来越紧密,实际融合的案例也会越来越多。随着记录与采集数据的技术能力与手段不断创新,各类数据将被广泛记录、保存、加工与应用。而保险本质上是基于大数定律的,二者的融合具有必然性和广泛的空间。此外,征信与保险的结合还将会有很多创新的保险产品和业务出现,由于宏观市场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需求,征信业发展所带来的基础,保险本身所拥有的灵活创新特点,这些都将催生征信与保险结合的创新性产品和业务。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日前在“2016陆家嘴论坛”上提到,保险行业的风险变化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包括“现实性的信用风险日益凸显”。对此,梁玉苹认为,由于宏观经济的整体情况的变化、行业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和困难,信用风险确实有所增加。但基于现在大数据的发展,征信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数据涌入市场。保险与征信的合作,并随着接入越来越多广度与深度的数据,加上预测推演的技术手段不断创新,一方面可以全面、及时地了解到企业或个人信用情况的变化进而使得保险公司更好地管理相应的投资组合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可以针对性开发相关的信用风险转移类产品(如CDS类产品),优化资产配置结构,防范风险,保障客户利益。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征信数据与保险融合越来越深,现实性的信用风险必将得到更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