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收益造就保险新锐亮眼成绩单 持续性存隐忧
它们的名字其实并不陌生,安邦系保险、前海人寿等,都是去年以来在二级市场力挽狂澜的保险业“新锐”。彼时资本市场的火热,配以灵活的投资手法,腾挪出了纵横捭阖的空间,成就了它们去年惊人的业绩。
不经意间,这种反其道而行的险企另类经营模式,已引来一批又一批效仿者。然而,如此“传奇”恐难持续。与去年相比,如今所处的市场大环境,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投机空间,已不能同日而语。年报在明示其超速发展的同时,也暗藏了风险预警的信号。
业绩暴增的逻辑
因在产品结构、投资理念上的趋同性,安邦、前海等保险公司被市场归类为“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即更注重资本运作,对保险产品的价值要求却并不高。他们在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上一路高歌猛进,在二级市场高调进出,为市场所高度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保险行业2015年保费、利润辉煌的信号此前已传递,但这批“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交出的成绩单,仍令市场人士大跌眼镜。
2015年,“安邦系”以合计近300亿元的总利润,坐上非上市险企的头把交椅。这一利润水平不仅远远将上市险企中国太保(177.28亿元)、新华保险(86.01亿元)甩在背后,甚至直逼中国人寿2015年346.99 亿元的净利润水平。
其余新锐险企交出的成绩单也毫不逊色。以前海人寿为例,2014年时盈利约为1.33亿元,然而一年之后却实现了约30.98亿元的净利,增速达到了20多倍。
“咸鱼翻身”的源头,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同比骤增的投资收益。梳理这些新锐险企的年报后不难发现,2015年它们中绝大多数的投资收益出现暴增。以较突出的几个典型为例,安邦人寿、安邦养老险、前海人寿去年分别实现投资收益287.88亿元、2.75亿元、112.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高达约110%、183%、168%。其余新锐险企去年的投资收益也实现了数倍的增长。
为圈内人所熟知的是,保险机构的利润来源多由“承保+投资”双轮驱动。但这些新锐险企的年报中不可忽视的细节是,它们的投资收益远超公司实际净利润。一位业内专家解释说,“这说明它们在承保收益上可能并不赚钱,且经营成本支出较大。”
这也道出了“资产驱动负债”险企的盈利模式。即通过较高的手续费成本,来做大保费规模快速吸金,而后借由投资来赚取收益。盈利模式更偏向于“资产管理型”,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这也就不难理解,它们2015年业绩暴增背后的逻辑。即便是在负债端付出了高额的成本,但投资端的高收益奠定了它们的暴利。
退保高烧之忧
在超速发展备受市场关注的同时,退保量持续高企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不能轻视。梳理这些新锐险企的年报发现,它们普遍面临退保金激增的难题,其中,安邦人寿、前海人寿2015年的退保金,同比增幅分别达到约1170%、677%。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新锐险企在银保、网销渠道粗放式发展之后的必然结果,后遗症开始集中显现。
出于拉现金流的考虑,这两年来,部分新锐险企把名义上的长期分红险、万能险异化成1年甚至6个月、3个月就可退保且无需承担损失的保险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区间大致在5%至7%之间不等。然而,一旦到了无需承担损失的时间期限,有些消费者便会考虑选择退保,转投股市等其他领域。退保率居高不下,将会给保险公司的经营和转型带来巨大压力。
业内人士一阵见血地指出,新锐险企虽然一年动辄落袋近百亿保费规模,但多数只靠一类产品“撑起一片天”,再依赖资金运用博取超额收益。“保险公司如果产品结构单一,易存在风险集中隐患。一旦政策或市场风向转变,保险公司在保费和利润等方面的调节和调整空间较为有限。如果再遇上满期给付和退保的高峰,保险公司转而就变得很被动,对于保险公司增加资本金及股东持续注资将提出较高要求。”
在梳理数十家寿险公司年报后发现,一些地方小型寿险公司也纷纷开始效仿新锐险企的经营模式,通过将投资、总资产做大,再反过来在承保端吸引客户资金的流入。
不过,这样的业绩“神话”如需进一步持续,须建立在经济及资本市场火热、行业景气度的持续回升,以及高收益低风险投资项目源源不断的基础之上。
然而,与去年相比,如今所处的市场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并开始倒逼新锐险企转型“瘦身”。
一是监管政策的变化。保监会3月下旬出台《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存续期1年以内产品立即停售,存续期3年内产品规模在未来3年逐渐下降至公司自有资本以内。新规无疑将对以中短存续期产品为主的部分新锐险企的短期保费规模形成一定冲击。
二是市场环境的变化。利率下行、股市波动,保险行业普遍面临利差逐步收窄的局面,新锐险企若想再延续2015年的超额收益业绩,恐成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