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险企获得税优健康险经营资格 险企需谨慎推广
面对税优型健康险的诸多优点,不少消费者表示很心动,但保险公司出于风控原因,目前尚不愿意对单个消费者开放。同时,税优型健康险政策的实施具有撬动新市场和替代旧市场的双重效应,因此,其对市场的整体影响还需要运行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清晰。
多项特点是福利
从第一批获得经营资格的险企来看,从3月4日各自签下税优型健康险第一单开始,短短几天3家险企就已经获得了批量签约,税优型健康险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保险公司开拓这一业务的积极性也很高,有的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来负责税优型健康险业务,也有险企专门针对税优型健康险开通了微信公众号。
从税优型健康险的保障责任来看,税优型健康险可保障住院和特定门诊,且包含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这3种最常见的慢性病;理赔没有起付线,报销比例高。同时,该险种可以带病投保,而且保险公司必须保证续保,这些特点使得这一保险成为了纳税人的福利。
“现在很多上班族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难免担心今后会生病,购买税优型健康险不仅可以省税费,而且还保证即使今后生病了仍然可以继续享受保障,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在一家出版社工作的文小姐表示。对于购买税优型健康险的方式,大多数人表示如果单位能提供这项福利,自己将给单位点赞加分,即使是单位组织、个人掏钱购买,他们主动投保的积极性也很高。
险企谨慎推广
尽管保险公司都非常重视税优型健康险业务,积极争取经营资格,但在推广对象上,保险公司还是显得比较谨慎,目前主要面向有一定规模的单位进行推广。
业内人士表示,经营税优型健康险对保险公司的考验主要体现在:不得设置免赔额;可带病投保并保证续保;保额不得低于20万元,对首次带病投保的人可适当降低;不得对个人账户收取初始费用等。“尤其是带病投保这一点,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大家为此吵得很厉害,最终还是被保留了下来。”一位清楚税优型健康险出台过程的业内人士透露。
这些对险企的考验因素却也正是其对于消费者的魅力所在,一些消费者表示欢迎,但目前他们想自己投保却不现实。“目前之所以不直接面向个人销售,主要还是为了防范道德风险。”人保健康相关负责人表示,倘若该产品在个险渠道销售,那么营销员直接到各大医院住院部去就可获得大量保单,但是这些保单无疑将成为险企不能承受之重,因为这些客户都是同质的高风险客户,赔付比例接近100%,在“带病投保、必须续保”等原则下,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难以承受。
接受采访的险企负责人均表示,开展这一业务本身不以赢利为目的,也很难赢利,保险公司的重点是控制风险,同时以该业务为切入点找到更多与单位开展多方面合作的空间。
因此,尽管税优型健康险属于个人保险,但在业务开拓和销售途径上,保险公司依然走的是团险渠道,希望具备一定规模的单位组织为员工投保,单位和个人承担保费都可以。“个人不能购买税优型健康险,因此,找个好单位很重要啊!”一位消费者笑言。
另外,对于可以带病投保这一原则,目前各保险公司对“带病”的界定标准还不是非常清楚,而这个标准也是保险公司重点考虑的问题,既要控制风险也不能让门槛太高。“对于一项新业务,初期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先做一部分业务,然后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再进行相关调整。”人保健康相关负责人表示。
撬动作用不大
“大家都希望税收优惠可以发挥杠杆作用,以此撬动商业健康险市场,这也是其备受社会关注的原因,但也不能把这一撬动效果想得过于强大。”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表示。
一位险企负责人表示,税优型健康险政策实施的市场撬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税收优惠可以激发人们的保险意识以及购买保险的动力,但就目前的税优力度来看,撬动作用不会很大,因为每月200元的税前扣除额度,个人购买保险最终节省的费用并不多。另一方面,通过承保税优型健康险,险企不仅可以和很多单位建立业务联系,同时还可以获得投保人的详细信息,对险企建设数据库,以及对客户进行二次开发等工作都很有利。
但在撬动市场的同时,税优型健康险的推出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市场替代效应。“由于税优型健康险和部分商业健康险的保障有重复,在节约税费的吸引之下,部分以前购买商业健康险的消费者可能转投税优型产品,从而产生替代作用。”上述负责人分析认为,税优型健康险政策的实施具有撬动新市场和替代旧市场的双重效应,因此,整体市场效果还需要运行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有业内人士认为,税优型健康险的实施会对险企的商业健康险市场竞争格局产生影响,拥有税优型健康险经营资格的险企将更具优势。“例如,某单位以前给员工集体购买了商业健康险,税优型健康险推出来之后,这些单位可能考虑转保,如果其以前投保的险企没有税优型健康险经营资格,则可能转而去有资格的险企投保。”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单位往往是比较优质的企业,也成为险企纷纷想要争取的目标客户,因此,获得税优型健康险经营资格的保险公司都在发力,希望做大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