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不能保证不发生风险 确是风险来临时的“保护伞”
保险能给人带来保障,什么是保障?打个比方,保险是一把伞,一把风雨来临时为我们遮挡风雨的伞,所以,人们常说“晴带雨伞,饱带饥粮”。带一把伞预备着,下雨的时候可以帮上大忙,即使不下雨,放在包里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不碍事儿,却能让出门的人心里多一份安宁。
但是,很多人在买了保险后,因为感觉不到保险的存在,有一种买保险很吃亏的想法。事实上是怎么样呢?
买保险 亏不亏?
其实,买了保险,从保险生效那一刻开始到保险责任终止,这期间,作为被保险人一直在使用并消费着保险,只是因为保险是一种无形商品,摸不到也看不着,被很多人误认为很吃亏。其实不然,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因为很多人还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或者说对风险的认识还不够。因为风险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有些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
统计显示,一个城市的人口平均每10年就会(相当于)全部住一次院,意外事故死亡人数占所有死亡人数10.37%,人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几率高达72.8%,许多家庭因勤劳而致富,又因生病而变穷,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健康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对健康财富最大的威胁的就是疾病和死亡,据美国一家著名的调研机构估算,正常人一生可能遇到危险的几率有:车祸:危险概率1/12;死于车祸:危险概率1/5000;难产:危险概率1/6;乳腺癌:危险概率1/10;死于心脏病:危险概率1/340。像高血压、脑中风、心肌梗塞、恶性肿瘤、尿毒症等都是常见的疾病,而且这些疾病的发病都有年轻化的倾向,也就是说,各种疾病随时都会找上门来。
一般来说,如果遭遇某种危险的概率低于十万分之一,我们还能坦然处之,但如果危险概率提高到万分之一,我们就得万分小心了,何况这些风险累积起来已经超过20%,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之先虑。
消除保险误区 没有理由不买保险
保险不是保证不发生风险,而是减少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在发生风险时得到经济补偿。保险的基本原理是累计千千万万人的财力,结成一个抵御化解风险的巨大集体,在这个巨大集体中每个人都是付出者,但同时也是受益者。通过付出在遭遇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时得到及时的救助,这就是保险的基本功能。
保险是利用大家的力量以较小的代价防范个人风险的较佳选择,是以微不足道的投入帮我们负起对家庭和子女重担的责任体现,是确保未来生活和医疗费用的经济来源,是个人和家庭成员在面对风险后有尊严生活的经济保障。自从现代商业保险实施以来的200多年中,没有什么经济制度可以取代保险,而且保险的规模发展得越来越大,保险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保险功能越来越完善,就足以说明保险的重要和必须。
消除对保险认识的误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各家保险公司在努力地进行着保险意义与功用的宣传工作,一些电视台等媒体也开创了保险相关栏目,增加民众学习了解保险的渠道。但是,要改变人的想法必须改变他的认识,让他知道保险是必需品,保险的首要功能是保障,是转移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