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有何不同 三招教你正确指定受益人
导读:投保时,现在的消费者一般都对保险的保障范围有所了解,细心点的还会向保险代理人追问哪些情况是不赔的。但在填写保单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要注意,那就是指定受益人。如果消费者没有指定保单的受益人,保险公司就会将其默认为“法定”受益人。消费者可能会认为,这里的“法定”受益人就是最亲密的家人,就算不写上他们的名字,最后遇到了保险事故,赔偿金也是给他们。但事实并非如此,投保时不确定好受益人,最终的赔偿结果可能与你的投保初衷大相径庭。
指定受益人VS法定受益人, 二者有何不同?
涉及对象不同,“指定”想是谁就是谁
受益人一般分为“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两种。
拿一些高净值消费者来说,他们可能会将人身保险作为财富传承的手段。但一旦遇到保险事故(严重的可能身故),“保险公司的赔偿金赔给谁”便成了个核心的问题。
当消费者没有明确提出要让谁来接受赔偿金时,被保险人本人和遗产的法定继承人就是“法定受益人”。按照《保险法》的规定,死亡保险中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同时也是法定受益人,当没有指定受益人时,享有受益权。而“指定受益人”除了可是被保险人本人外,还可以是投保人、其他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从理论上来说,“指定受益人”可是任何人。
不写明就是“法定”,所获保险金或少些
如果没有指定受益人,保险金往往会被认定为遗产,保险公司会将这笔钱赔给法定受益人。
目前我国的遗产税虽然还没有落地实施,但是相关征收要求已被写入新版草案:遗产净额不超过80万元部分税率是0,8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以及超过1000万元的适用税率分别为20%、30%、40%、50%,遗产税的计算公式为应征遗产税总额=应征税遗产净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一旦遗产税开征,受益人最后实际到手的保险金额就会打折扣。而指定了受益人的话,就可以免征税费,所获得的是最直接和最完整的赔偿金。
“指定”的相对简单,材料不用那么多
如果指定了保单的受益人,那么被保险人身故后,指定受益人所要提交的材料比较少。只需要提供保险合同、受益人的身份证明、受益人的银行账户、被保险人的死亡证明,以及其它与确定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等有关的证明和材料。
但如果是法定继承人的话,还要提供可证明合法继承权的相关权利文件,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此外,按照我国的《继承法》要求,法定继承人是有先后顺序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这些对象都有继承遗产的权利,虽然规定了继承顺序,但在实操中可能会有一些纠纷。
投保攻略
三招教你正确指定受益人
1、指定时表述要明确,提防产生歧义
针对可能存在的理赔麻烦,保险专家建议,“保险客户投保时受益人最好指定。为了避免日后给客户及其家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即使投保时没有指定受益人,也可以在保险期间内将受益人指定。同时投保人也可以按照自身要求变更现有保单受益人。”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被保险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则可由对应的监护人指定相关的受益人。
此外,在指定受益人时,表述一定要明确。保险专家表示,切不可使用模糊的字眼,如“妻子”、“孩子”,因为这种字眼指向性不明确。通常情况下,在填写保险受益人时,要写清楚受益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与被保险人的关系、本人亲笔签名、住址、联系方式等。只有把信息写得明确具体,才能为日后申领保险金减少麻烦。
2、可以指定多个人,分配比例要想好
保单指定的受益人不限于一个人。《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可以指定一人或者数人为受益人。此外,受益人为数人的,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可以确定受益顺序和受益份额;未确定受益份额的,受益人按照相等份额享有受益权,即同等比例分配赔偿金。
3、受益人可以变更,生效要求有三项
先前指定的受益人可能随着生活的变化,不再适合作为受益人,如夫妻离异情况下,配偶如果是指定受益人的话,最好能够及时更换。
举例来说,市民王先生在生前为自己购买了一份人身意外险,受益人填的是妻子。可后来,夫妻二人因感情不和而离婚,离婚后王先生并没有去变更保单受益人(还是前妻)。万一王先生因为意外情况而身故,前妻仍能获得赔偿金。
保险专家表示,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时,首先要征得被保险人同意;其次,要求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以书面形式将变更受益人的决定通知保险公司;另外,保险公司收到书面通知后,在保险单或保险凭证上批注或者附贴批单。否则,受益人变更就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