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工伤保险新政:四大维权难题仍待解
导读:日前,北京市人力社保局针对建筑行业开展工伤保险集中宣传活动,其中,建筑行业近三年3152个施工项目“趸交”工伤保险成为亮点。趸交指一次性交清所有保费。趸交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企业因控制成本而逃避为建筑行业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问题。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在执行中仍然存在“参保比例低”“工伤认定难”“待遇落实难”等难题。
趸交“后续管理”尚需“说法”
建筑业是事故风险较高的行业,然而建筑工人通常是在没有劳动合同、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工作。一旦发生工伤,维权的困难超乎想象。
为了让建筑工人不再“一失万无”,去年12月底,人社部等部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三个重要明确:一是对不能按照用人单位参保的用工,可以按建设项目方式参保,一次性交清保费,即“趸交”;二是将参加工伤保险与“开工许可”挂钩,“强制”参保;三是建设单位要在工程概算中将工伤保险费用单独列支,作为不可竞争费,不参与竞标。
“新的规定不仅使工伤保险的经费有了保障,而且实施动态管理,项目内的建筑行业职工都可以被保。”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工伤处副处长王海说。
然而,工伤保险趸交后的落实问题尚存难点。比如,趸交是按照项目合同额或者人次进行一次性缴纳,再结合建筑行业实名制系统等进行动态管理。一旦项目人员变动情况并未实施动态管理,可能会造成工伤“认定难”。而且,趸交的“转移接续”尚缺乏指导性细则。如果趸交保险的施工项目已经完成,工地也没了,找谁维权?同时,一些地方人力社保部门并未与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就开工信息等建立共享机制,存在“管理难”。
维权难四大“桎梏”待解
据悉,北京、青海、厦门、天津、宁夏等地早在2006年之后就开始探索以项目方式参保。
但由于并未“强制”执行,且没有明确“钱从哪来”,工伤保险参保率低,工伤认定难,工伤后的待遇落实难,工人维权意识薄弱仍然是工伤维权的四大“桎梏”。
【参保率低】来自人社部的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89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7263万人,参保率只有27%。
安徽省界首市包工头邹河海告诉新华社记者,多年来只有一个老板给农民工办过保险,但20人只办了2个人,说“出了事可以轮着用。”
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主任佟丽华发现,要走完工伤维权的法律程序总共需要3年9个月,最长甚至要6年7个月。企业“怕麻烦”、工人“等不起”,不少人选择绕过工伤保险。
【工伤认定难】2012年,山西农民工李红奎被高空坠物砸中头部造成颅骨骨折。但他申请工伤赔偿的第一步就走不出去,因为他没有签订任何用工协议,无法提交劳动关系证明。
李红奎的情况非常普遍。长期关注农民工权益的公益组织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负责人李大君发现,在团队走访的几百个工地中,高达九成的工人根本没有劳动合同,很难提供事实劳动关系证据。
【待遇落实难】有专家透露,“劳动关系认定难”已经卡住了工伤维权的“脖子”,更何况工伤赔偿。在一些地方,“小伤由劳务公司负责,重大伤亡则由总包公司负责”的做法,成为工伤赔偿的“潜规则”。
然而,在建筑行业层层分包的体系下,为建筑工人参保的直接责任主体是劳务分包企业,但由于其处在建筑业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薄弱。总包企业“有力无心”、劳务分包“无力也无心”,受伤的工人想要获得赔偿难免遭遇“踢皮球”。
【维权意识薄弱】在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开展的“工伤保险集中宣传活动”现场,很少有建筑工人能说出哪些情况应该被认定为工伤,也不清楚如何申请保险。
北京市西城区劳动监察大队监察员夏星光发现,建筑工人最关注的是自己的工资能否按时、足额发放,对是否承保工伤保险等,并不上心。维权意识薄弱制约着工伤保险相关工作的开展。
强化“执行力” 维护趸交“红利”
多位专家和基层工作人员表示,维护工伤保险趸交的“红利”,还需要扩大参保覆盖面,强化“执行力”。
目前,工伤保险与“开工许可”捆绑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意见》也已经明确,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建设项目,职工发生事故,责任单位应支付而不支付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并由社保机构依法向责任单位追偿。
对于趸交的“项目时效”问题,北京已在县区层面将工作细化。“我们曾为农民工开设工伤维权的‘绿色通道’,保证他们在参保项目完工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北京市西城区人力社保局工伤科科长梁宗敏说。
王海指出,目前工伤保险维权的难点之一是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他提醒申请人注意保险申报时限,并积极配合工伤事实的认定。在组织集中宣传之后,北京市人力社保部门还将开展针对各工地参保情况的集中检查,对没有按照要求参保的企业,责令整改。
“工伤保险的政策很好,对建筑工人也很重要,我们希望看到实实在在的落地。”北京市西城区建筑工人申海军说。